意思解释
午困
作者: 洪咨夔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故人书断故山离,
义重惟穷到处随。
无米胸中元自杵,
不蚕鬓底却能丝。
消梅乞与嘲盐贵,
苦笋烹来怪酱迟。
亡可奈何安若命,
午窗赢得睡便宜。
白话文翻译:
老朋友的书信断绝,故乡也离我越来越远。
情义深重,穷困潦倒时依然随处相伴。
没有米粒在心中像杵一样痛苦,
虽然没有蚕,但鬓发底下却能生出丝线。
消梅求取的盐价高得让人嘲笑,
苦笋烹煮却让调料迟迟未到。
失去的事情无可奈何,安稳地生活就像命运。
午窗前的阳光,赢得了我一阵酣睡的安逸。
注释:
- 故人书断: 朋友的书信断绝,表明与朋友的联系已断。
- 无米胸中元自杵: 指心中空虚,像杵一样痛苦。
- 不蚕鬓底却能丝: 尽管没有养蚕,却能在鬓发中生出丝,暗示才华或潜力的存在。
- 消梅乞与嘲盐贵: 请求消梅(梅子)相对的盐价高,让人感到无奈。
- 亡可奈何安若命: 失去的事情无法挽回,安静地生活就如同命运所定。
- 午窗赢得睡便宜: 在午后的窗边,享受睡眠的惬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洪咨夔,字子华,号懋亭,南宋时期的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他的作品多表达个人情感与对社会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作者对生活的思考中,反映了他在困境中的无奈与对友谊的珍惜,同时也表现出对命运的接受以及对生活的淡然态度。
诗歌鉴赏:
《午困》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的诗作,诗人在诗中通过对故人的思念与生活困境的叙述,展现了他内心的挣扎与淡然。诗的开头提到“故人书断”,这种孤独感与对友谊的渴望让人感同身受,似乎在告诫读者即使在生活的困境中,也不要忘记曾经的情义。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以“无米胸中元自杵”表达了内心的空虚与无奈,这种对困境的自嘲与反思,展现了他乐观的生活态度。即便生活艰难,他依然能在困境中找到一种自我安慰,体现出一种深厚的哲学思考。
最后,诗人用“午窗赢得睡便宜”来结束整首诗,似乎在传达一种对生活的淡然与惬意。午后的阳光带来的安宁,使他在困境中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宁静。这种宁静与安逸,正是诗人对生活的最真诚的理解与感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故人书断故山离”:朋友的信件断绝,我与故乡的距离越来越远。
- “义重惟穷到处随”:即使穷困,情义仍然伴随在身边。
- “无米胸中元自杵”:心中空虚如同杵一般。
- “不蚕鬓底却能丝”:没有养蚕,鬓发中却能生出丝线,寓意潜力与才能。
- “消梅乞与嘲盐贵”:请求消梅的盐价高,让人感到无奈。
- “苦笋烹来怪酱迟”:苦笋烹调却让调料迟迟未到,形象生动。
- “亡可奈何安若命”:失去的事情无可奈何,安静地生活如命运所定。
- “午窗赢得睡便宜”:在午后的窗前,享受睡眠的惬意。
-
修辞手法:
- 诗中使用了比喻,如“无米胸中元自杵”,将空虚感形象化。
- 对比手法也很明显,如“消梅乞与嘲盐贵”,表现出对生活的无奈与调侃。
-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在困境中对友谊的思念、对生活的反思与接受,以及在平静中寻求安逸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 故人: 代表友情与人际关系。
- 米: 象征物质生活的困窘。
- 丝: 潜能与才华的象征。
- 梅与盐: 生活琐事与价值的对比。
- 午窗: 代表安宁与恬静的生活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故人书断”是指什么? A. 朋友的信件中断
B. 诗人的孤独
C. 生活的困境
D. 以上都是 -
“无米胸中元自杵”表达了什么情感?
A. 饥饿
B. 空虚
C. 失落
D. 快乐 -
诗的最后一句“午窗赢得睡便宜”表现了诗人的哪种心态?
A. 忧伤
B. 安逸
C. 急躁
D. 迷茫
答案: 1. D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温庭筠《更漏子》
- 李清照《如梦令》
诗词对比:
与温庭筠的《更漏子》相比,洪咨夔的《午困》更加强调个人情感的孤独与思考,而温庭筠则更注重对时间流逝与爱情的描绘。两者虽然主题不同,但都表达了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