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蕺山戒珠寺寺王右军故居也》

时间: 2025-01-01 14:23:24

叶叶东风吹客衣,昌安寺裹晚游时。

欹斜竹屋羲之宅,磨灭经幢率府碑。

佛化是谁留实相,鹅亡犹自见方池。

逢僧小作煎茶供,略问源流笑不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叶叶东风吹客衣,昌安寺裹晚游时。
欹斜竹屋羲之宅,磨灭经幢率府碑。
佛化是谁留实相,鹅亡犹自见方池。
逢僧小作煎茶供,略问源流笑不知。

白话文翻译:

东风轻轻吹动着我的衣服,在昌安寺的庙宇中,我正享受着晚间的游玩。
倾斜的竹屋是王羲之的故居,古老的经幢已经磨灭了字迹,连同那座官府的碑石。
佛教的教义是谁留下的真实面貌,鹅虽然已经消失,方池的景象依然可见。
偶遇一位僧人,给他煮茶供奉,略微询问一些源流,僧人只是一笑而过,似乎不知所云。

注释:

  • 叶叶:形容树叶在风中飘动的声音。
  • 昌安寺:指昌安寺,可能是诗人游览的地方。
  • 欹斜:倾斜、不直。
  • 羲之:指王羲之,著名的书法家。
  • 磨灭:指字迹或图案因时间流逝而消失。
  • 经幢:佛教寺庙中的经文石柱。
  • 佛化:佛教的教义或化身。
  • 方池:方形的池塘,这里暗指某种留存的景象。
  • 逢僧:遇到僧人。

典故解析:

  • 王羲之:东晋书法家,以其书法作品《兰亭序》闻名,象征着文化的传承与流逝。
  • 昌安寺:可能是诗人对历史文化场所的怀念与回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翥,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和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而著称。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对王羲之故居的游览,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文化和佛教思想的思考,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逝去美好时光的追忆。

诗歌鉴赏:

《蕺山戒珠寺寺王右军故居也》是一首兼具历史与自然描绘的诗作。诗人在游览昌安寺时,透过自然景物与古人遗迹的对比,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与对文化传承的思考。开篇“叶叶东风吹客衣”,以轻柔的风声引入,营造出一种悠闲的氛围,诗人似乎正怀着一种恬淡的心情在此游览。接着,“昌安寺裹晚游时”,则将游览的时间设置在黄昏时分,增加了诗的情感厚度。

在描写王羲之故居的“欹斜竹屋”与“磨灭经幢”时,诗人通过对古迹的描述,展现了历史的沧桑与文化的流逝。王羲之的故居象征着书法艺术的辉煌,而“磨灭”的碑石则暗示着时间的无情,使得人们对曾经的辉煌感到惋惜。

最后两句“逢僧小作煎茶供,略问源流笑不知”,则表现了诗人与僧人的轻松互动,反映出一种对生活的淡然态度。整首诗在优美的自然描绘中,蕴含着对历史的追忆与对生活的哲学思考,清新而富有意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叶叶东风吹客衣:东风轻拂,带来了自然的气息,暗示着游子的孤寂与思乡。
  2. 昌安寺裹晚游时:描述诗人在黄昏时分游览昌安寺,增添了时间的柔和与宁静。
  3. 欹斜竹屋羲之宅:王羲之的居所,竹屋的倾斜暗示着岁月的流逝与人事的变迁。
  4. 磨灭经幢率府碑:经幢与碑石的字迹模糊,象征着文化的消逝与历史的无常。
  5. 佛化是谁留实相:对佛教教义的追问,表现出对真理的探求与思考。
  6. 鹅亡犹自见方池:虽然鹅已消失,但池塘的景象依旧,表现出物是人非的感慨。
  7. 逢僧小作煎茶供:与僧人闲聊,表现出生活的简单与宁静。
  8. 略问源流笑不知:对源流的询问,僧人答非所问,反映出对文化传承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与人事相结合,增添情感色彩。
  • 对仗:句式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赋予自然以情感,表现诗人内心的感受。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历史文化的追忆与思考,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人在游览中不仅欣赏自然风光,还对历史遗迹进行反思,表达出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与对文化传承的思考,展现出一种淡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东风:象征着春天的气息与生机,代表着自然的温暖。
  • 昌安寺:历史与文化的象征,承载着过去的记忆。
  • 竹屋:自然与人文的结合,代表着人类的居所。
  • 经幢:宗教文化的象征,体现出对佛教思想的探求。
  • 方池:象征着永恒与不变,尽管外在的事物消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昌安寺”主要是用来表达什么?

    • A. 游玩的乐趣
    • B. 文化的传承
    • C. 对自然的赞美
  2. 诗中“鹅亡犹自见方池”中“鹅亡”表现了什么?

    • A. 生命的短暂
    • B. 物是人非的感慨
    • C. 对自然的赞美
  3. 诗中“逢僧小作煎茶供”体现了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 A. 忙碌
    • B. 淡然
    • C. 追求名利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相思》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但高翥的作品更多地融入了历史文化的探讨,而王维则更侧重于自然的静谧与个人内心的宁静。两者都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唐诗三百首》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蕺山戒珠寺寺王右军故居也》的意境与内涵,感受诗人高翥对历史与自然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