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即事》

时间: 2025-01-19 18:05:56

江上凝冰约水痕,门前残雪缀溪云。

杖藜独立梅梢月,成就清寒到十分。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江上凝冰约水痕,
门前残雪缀溪云。
杖藜独立梅梢月,
成就清寒到十分。

白话文翻译:

在江面上,冰层凝结,留下了水的痕迹;
门前的残雪,点缀着溪边的云彩。
我独自倚着拐杖,站在梅树的枝头,仰望明月;
在这清冷的寒冬里,感受到了无比的清寒。

注释:

  • 凝冰:指水面结成的冰,形象地描绘了冬季的寒冷。
  • 约水痕:水的痕迹,指的是水面上的冰厚薄和水的波纹。
  • 残雪:指残留的雪,表现出冬天的萧瑟。
  • 缀溪云:点缀如云,形容雪与水的相互映衬。
  • 杖藜:拄着竹杖,体现了作者的孤独与坚定。
  • 独立:独自站立,暗示一种孤寂的情感。
  • 梅梢月:梅树的枝头,映衬出清冷的月光,象征着清幽与高洁。
  • 清寒:清冷的寒气,强调冬日的寒冷与寂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高翥,字仲明,号灵隐,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山水诗,诗风清新脱俗。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融入个人情感,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冬季,反映了作者在寒冷的冬日中独自思考,感受自然的情景与内心的孤独。诗中通过描绘严冬的景象,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悟和对自然的敬畏。

诗歌鉴赏:

《冬日即事》通过简练的语言与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冬季自然的静谧与清冷。首联的“江上凝冰约水痕”与“门前残雪缀溪云”相互映衬,描绘了冬日的冰冷与寂寥,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而“杖藜独立梅梢月”则转向诗人自己的感受,表达了他在清冷夜晚的孤独与思考。最后一句“成就清寒到十分”则深化了这种情感,清寒不仅是自然环境的体现,更是诗人内心的感受。

整首诗在意象的选择上极为讲究,冰、雪、梅、月相互交织,既描绘了冬日的景色,又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清高。高翥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冬日的静谧与寒冷,体现了他对自然的敏锐感受和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江上凝冰约水痕:描绘江面上结冰的景象,突显冬天的寒冷。
  • 门前残雪缀溪云:表达了门前的残雪与溪水的云彩相映成趣,表现出冬日的宁静。
  • 杖藜独立梅梢月:诗人独自倚着拐杖,站在梅树下仰望明月,体现出一种孤独与清高的情怀。
  • 成就清寒到十分:强调了冬日寒冷的极致,让人感受到冬季的严酷。

修辞手法
全诗使用了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与音乐感。例如“江上凝冰约水痕”与“门前残雪缀溪云”的对仗,使得诗句更加和谐,形成了美丽的画面。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冬日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与内心孤独的感受。高翥通过描绘清寒的环境,反映了人对自然的敬畏与思考,展示出一种高洁的情操与坚韧的精神。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流动的时间和生命的无常。
  • :代表寒冷、孤独及生命的沉寂。
  • :体现了冬季的纯净与萧瑟。
  • :象征高洁的品格与坚韧的生命力。
  • :象征明亮与孤独,照亮诗人的内心世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意象主要包括哪些? a) 江、冰、雪、梅、月
    b) 山、风、树、花、鸟
    c) 日、云、雨、雷、电

  2. “杖藜独立梅梢月”中,诗人表现了什么情感? a) 欢乐
    b) 孤独
    c) 愤怒

  3. 诗中哪个词语用来形容冬季的寒冷? a) 残雪
    b) 清寒
    c) 水痕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描写冬夜的孤独与思考。
  • 王维的《终南望余雪》:描绘雪景,表达自然之美。

诗词对比
高翥的《冬日即事》与杜甫的《冬夜即事》都描写了冬日的寒冷,但高翥侧重于个人感受和内心的孤独,而杜甫则更关注于社会现象与人文关怀,二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和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唐诗宋词鉴赏与分析》
  • 高翥《高翥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