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寄声说与寻梅者,不在山边即水涯。
又恐好枝为雪压,或生幽处被云遮。
蜂黄涂额半含蕊,鹤膝翘空疏带花。
此是寻梅端的处,折来须付与诗家。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是对寻找梅花的人说的,不是在山边就是在水边。
我又担心那些美好的枝条会被雪压倒,或者生长在幽静的地方被云雾遮挡。
蜜蜂在花蕊上涂抹着黄色的粉末,仙鹤的腿高高翘起,疏疏落落地开着花。
这里正是寻找梅花的地方,折下来的花枝应该给诗人们。
注释:
- 寄声:寄言,传达声音。
- 寻梅者:寻找梅花的人。
- 不在山边即水涯:意思是梅花不在山边就是水边,暗示梅花生长的地方。
- 好枝为雪压:好枝指的是美丽的梅花枝条,担心会被雪压倒,表现出对梅花的珍视与忧虑。
- 幽处:幽静的地方。
- 蜂黄涂额:蜜蜂身上的黄色粉末,涂抹在花蕊上。
- 鹤膝翘空:仙鹤翘起的腿,形象描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戴复古,字景初,号复古,宋代诗人。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物,情感细腻,语言清新,尤其擅长描绘梅花,作品中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反映了诗人对梅花的热爱与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坚韧与高洁,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梅花生长环境的关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诗歌鉴赏:
《寄寻梅》是一首富有情感和细腻观察的诗作。诗人通过对梅花生长环境的描写,展现了他对这朵花的深厚情感与细致关怀。诗中用“寄声”开篇,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亲切的交流感,仿佛在与寻梅者分享自己的见解。
诗的前两句明确指出梅花的生长地点,既可以是在山边,也可以是在水边,表现了梅花生长的广泛性和不确定性。接着,诗人又表达了对梅花生长环境的担忧,担心美好的枝条被雪压倒或被云遮挡,这种情感的流露,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后半部分通过描绘蜜蜂和仙鹤,进一步增强了自然景色的生动感。蜜蜂与梅花的关系象征着生命的繁荣与活力,而仙鹤则引入了高洁的意象,令人产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梅花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深刻理解,流露出一种向往美好、珍惜自然的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寄声说与寻梅者:传达信息给寻找梅花的人。
- 不在山边即水涯:梅花生长的地方不定,在山边或水边都有可能。
- 又恐好枝为雪压:担心美好的梅花枝条被厚雪压倒。
- 或生幽处被云遮:或者生长在幽静的地方被云雾遮挡,增加了对梅花命运的忧虑。
- 蜂黄涂额半含蕊:蜜蜂头上涂抹着黄色的花粉,正在采蜜。
- 鹤膝翘空疏带花:仙鹤的腿翘起,空中飞舞,表现了自然的和谐美。
- 此是寻梅端的处:这里是寻找梅花的地方。
- 折来须付与诗家:把折下来的梅花分赠给诗人,表达了对文人雅士的尊重和对诗歌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梅花生长环境比作美好事物的栖息地。
- 拟人:蜜蜂和仙鹤被赋予了生动的动作和情感,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如“山边”与“水涯”,形成了平衡与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同时也流露出对生命脆弱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坚韧与高洁。
- 雪:代表严寒、考验,暗示梅花的顽强。
- 蜜蜂:象征生命的活力与繁荣。
- 仙鹤:象征高洁、优雅。
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一个充满生命力与美感的自然景象,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深厚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梅花生长地点是: A. 山边
B. 水边
C. 山边或水边
D. 以上都不是 -
诗人对梅花的态度是: A. 忽视
B. 担心与珍惜
C. 嫉妒
D. 无所谓 -
蜜蜂的形象在诗中主要象征: A. 美丽
B. 繁荣与活力
C. 哀伤
D. 贫穷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梅花》王安石
- 《早梅》赵师秀
诗词对比:
王安石的《梅花》同样描绘了梅花的坚韧与美丽,展现了诗人对梅花的热爱与赞美。两首诗在意象与情感上都有相似之处,但戴复古的诗更加强调梅花生长环境的细腻观察和对自然的关怀。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诗词与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