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扬帆下芜湖,梁山在吾目。
大江从西来,天门势如束。
川日波上明,野树烟中绿。
良朋有佳制,每愧貂难续。
顾兹欲忘言,何以慰心曲。
白话文翻译:
我扬帆驶出芜湖,眼前映入的是梁山的身影。
滔滔大江自西而来,天门山巍峨如同被束缚。
河川的阳光在波涛上闪耀,野外的树木在烟雾中显得绿意盎然。
与良朋相聚,品味佳酿,我却感到愧疚,难以继续我的拂尘之交。
想要忘却烦恼,却不知道用什么来安慰我内心的情感。
注释:
- 扬帆:指乘船出航,扬起船帆。
- 梁山:指的是著名的梁山泊,山势雄伟。
- 大江:指长江,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 天门:这里指天门山,位于长江边,形势险峻。
- 良朋:指志同道合的朋友。
- 愧貂:指对朋友的愧疚,貂是古代名贵的毛皮,常用来比喻珍贵的物品。
典故解析:
“天门”是指著名的天门山,历史上有多位文人曾在此作诗。它常被作为自然景观的象征,代表着险峻的美和人们对自然的崇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管讷是明代的诗人,生活在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山水景物,常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他出游时,路过芜湖和天门山,受到了自然美景的启发,表达了对美好友情的珍惜以及内心的愧疚与思考。
诗歌鉴赏:
《过芜湖望天门山》是一首典型的山水诗,通过描绘芜湖的自然风光,展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与内心的矛盾。全诗开篇即以“扬帆下芜湖”引入,给人一种开阔的视野。接着,诗人描绘了“梁山”的壮丽,与“天门”的险峻,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体现了自然之美的多样性。
在描写自然景色的同时,诗人也流露出对友人的愧疚之情,尤其是“每愧貂难续”一句,展现了他内心的复杂情感。在美好的景物面前,与朋友的相聚似乎显得无比珍贵,然而他却因无法将心意表达而感到内疚。这种情感的矛盾,恰恰展示了人际关系中的深刻与微妙。
整首诗风格清新,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人情的思考,使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扬帆下芜湖:描绘了启航的情景,象征着自由与探索。
- 梁山在吾目:映射出壮丽的山景,增添了视觉冲击力。
- 大江从西来:长江的奔腾象征着生命的力量。
- 天门势如束:展现了天门山的雄伟,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印象。
- 川日波上明:光影的变化,增添了自然的生动感。
- 野树烟中绿:描绘了自然景物,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 良朋有佳制:提到友人相聚,强调了友情的重要性。
- 每愧貂难续:表达了对朋友的愧疚,显示内心的矛盾。
- 顾兹欲忘言:想要忘却烦恼,却无以言表,表现了内心的复杂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天门势如束”,形象地描绘出山的高峻。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 意象:自然景物与人际关系的结合,形成了诗的深刻层次。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友谊的珍惜,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内心深处的孤独与矛盾,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意象分析:
- 芜湖:象征着旅途的开始与希望。
- 梁山:象征着壮丽与雄伟的自然。
- 天门:象征着险峻与挑战。
- 良朋:象征着友情与人际关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梁山”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泰山
- B. 梁山泊
- C. 黄山
-
“每愧貂难续”中的“貂”象征什么?
- A. 友谊的珍贵
- B. 自然的美丽
- C. 生活的艰辛
-
诗中描绘的“天门”具有怎样的特征?
- A. 平坦
- B. 雄伟险峻
- C. 繁华热闹
答案:
- B. 梁山泊
- A. 友谊的珍贵
- B. 雄伟险峻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管讷《过芜湖望天门山》与王维《山居秋暝》,两者均描绘了自然美景,但管讷更加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内心情感的矛盾;而王维则更加注重宁静与和谐的意境。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管讷研究》
- 《中国古代山水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