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麦场桑陇》
时间: 2025-01-01 14:49:52意思解释
念奴娇·麦场桑陇
原文展示:
麦场桑陇,道都是六代宫城遗迹。梦里江山经几觉,还似堠旁征驿。燕去燕来,花开花谢,那个成端的。人烟牢落,晚风何处羌笛。堪叹挥泪新亭,算兴亡莫补万分之一。到我凭阑,休更向酒畔,是今非昔。击楫誓清,闻鸡起舞,毕竟英难得。伤心残照,塔尖遥露秋碧。
白话文翻译:
在麦场和桑树的田野上,曾经是六代王朝宫城的遗迹。梦中回想江山,几度觉醒,依旧如同在驿站旁边。燕子来去,花儿盛开又凋谢,谁能做到真正的开始?人烟稀少,傍晚的风中传来羌笛的哀鸣。令人感叹的是新亭挥泪,兴亡的事迹又如何能弥补万分之一的遗憾?我倚着栏杆,不再向酒杯倾诉,如今与往昔已是天壤之别。击楫誓言,闻鸡起舞,然而英才难得。伤心的夕阳下,塔尖遥遥映出秋日的碧空。
注释:
- 麦场桑陇:指麦子和桑树的农田,象征着乡村和田园生活。
- 六代宫城遗迹:指六个王朝的宫殿遗址,表明历史的沧桑与变迁。
- 堠旁征驿:堠是指驿站,征驿是指征召出征的地方,表达对过往的追忆。
- 羌笛:羌族的笛子,常用于表达乡愁与伤感。
- 挥泪新亭:新亭是指新建的亭子,挥泪则是对过去的追思与感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松洲,宋代著名诗人,生于动荡年代,其作品多描绘历史沧桑与个人感悟,风格深沉且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念奴娇·麦场桑陇》创作于作者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之时,表达了对昔日繁华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反映了时代变迁带来的情感冲击。
诗歌鉴赏:
这首词以“麦场桑陇”为引子,勾勒出一幅田园风光,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开篇即点明了时空的交错,六代宫城的遗迹与梦中的江山,再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沉思。接下来的“燕去燕来,花开花谢”,通过对自然界的生死轮回,折射出人生的无常与短暂。词中反复出现的“今非昔”,强调了时间的不可逆转和对往日美好时光的怀念。
后半部分,作者以“击楫誓清,闻鸡起舞”表达了追求理想和奋发向上的决心,但又感叹“毕竟英难得”,表现出一种无奈与惋惜。结尾处“伤心残照,塔尖遥露秋碧”,浓厚的秋意与夕阳的余晖相结合,营造出一种伤感与宁静的氛围,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到深刻的历史感与生命的脆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麦场桑陇,道都是六代宫城遗迹:开篇即描绘麦场与桑田,揭示历史的印记。
- 梦里江山经几觉,还似堠旁征驿:梦中的江山与现实的驿站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对历史的追忆。
- 燕去燕来,花开花谢,那个成端的:自然的循环与人事的变迁相互映衬,表现出一种无力感。
- 人烟牢落,晚风何处羌笛:人迹罕至,晚风中传来羌笛,渲染了乡愁与孤独。
- 堪叹挥泪新亭,算兴亡莫补万分之一:对历史兴亡的感慨,折射出对过往的遗憾。
- 到我凭阑,休更向酒畔,是今非昔:在栏杆旁感叹历史,不再沉迷于酒中,表明对现实的清醒认识。
- 击楫誓清,闻鸡起舞,毕竟英难得:追求理想与自我激励,但感叹英才难得,带有无奈之情。
- 伤心残照,塔尖遥露秋碧:夕阳下的塔尖映衬出秋日的苍凉,营造出伤感而美的意境。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比喻人生的无常。
- 对仗:如“燕去燕来,花开花谢”,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节奏感。
- 拟人:将自然现象赋予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对历史的反思与个人情感的交融,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思考。诗人对历史兴亡的感慨与对理想的追求交织在一起,形成了深刻的情感基调,展现了个体在历史长河中的渺小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麦场:象征乡村生活与丰收。
- 桑陇:代表传统与历史的延续。
- 羌笛:引发对远方的思念与乡愁。
- 新亭:象征着新的开始与旧时光的告别。
- 秋碧:表达了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六代宫城”指的是哪个历史时期的遗址?
A. 汉代
B. 唐代
C. 六朝 -
“燕去燕来,花开花谢”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喜悦
B. 感慨
C. 无聊 -
诗的最后一句“塔尖遥露秋碧”传达了怎样的意象?
A. 春天的生机
B. 夏日的繁华
C. 秋天的苍凉
答案:
- C. 六朝
- B. 感慨
- C. 秋天的苍凉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的名作,同样表达了对历史与人事的感慨。
-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杨洪基的作品,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思考。
诗词对比:
- 《念奴娇·麦场桑陇》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两者均表现了对历史的反思与个人情感的交织,但前者更侧重于乡愁与历史的沧桑,后者则更强调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悟。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