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庙歌辞。祀雨师乐章。迎俎酌献》

时间: 2025-01-17 09:49:34

阳开幽蛰,躬奉郁鬯。

礼备节应,震来灵降。

动植求声,飞沉允望。

时康气茂,惟神之贶。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阳开幽蛰,躬奉郁鬯。
礼备节应,震来灵降。
动植求声,飞沉允望。
时康气茂,惟神之贶。

白话文翻译:

春天来临,万物复苏,我恭敬地奉上香料。
礼仪已经准备妥当,期待神灵降临。
动植物呼唤,飞鸟和沉鱼都来应和。
时节繁荣,气候良好,全是神明的恩赐。

注释:

  • 阳开幽蛰:阳光普照,万物苏醒的意思。
  • 躬奉郁鬯:躬身奉献香料,郁鬯是一种香料,常用于祭祀。
  • 礼备节应:礼仪已备好,期待节日的应验。
  • 震来灵降:震动声响传来,灵魂降临。
  • 动植求声:动植物都在呼唤。
  • 飞沉允望:飞鸟降落,沉鱼出水,形象地描绘了自然的回应。
  • 时康气茂:时节安康,气候茂盛。
  • 惟神之贶:这是神明的恩赐。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雨师”是古代中国对降雨神的称谓,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的崇敬与依赖。祭雨的仪式常常在春季举行,以祈求丰收和雨水的降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包佶,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以其精湛的文学才华和对时政的敏感著称。他的诗作多反映对国家、自然的感悟,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郊庙歌辞》是唐代对古代祭祀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尤其是在祈雨的仪式中,反映了当时人民对自然的敬畏与渴求。此诗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

诗歌鉴赏:

这首《郊庙歌辞·祀雨师乐章》的诗作,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古代中国对自然神祇的崇敬以及祈求雨水的迫切心情。开篇的“阳开幽蛰”以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到来,唤起人们对万物复苏的憧憬。而随之而来的“躬奉郁鬯”,则体现了人们在祭祀时的虔诚态度。

诗中“礼备节应”体现了古人对礼仪的重视和对神灵的期望,传达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愿望。随着“动植求声,飞沉允望”的描绘,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的生动刻画,表现出自然对人类渴求的响应,仿佛万物都在等待着雨水的降临。

最后“时康气茂,惟神之贶”总结了整首诗的主旨,表达了丰收的希望与对神灵的感恩之情。整首诗风格清新,结构严谨,层层递进,展现了古代祭祀文化的深厚底蕴,彰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阳开幽蛰:春天的阳光使万物复苏。
  2. 躬奉郁鬯:恭恭敬敬地奉上香料,表达祭祀的虔诚。
  3. 礼备节应:祭礼已准备好,期待神灵的回应。
  4. 震来灵降:声音震动,神灵降临的时刻。
  5. 动植求声:动植物在呼唤,象征自然的反应。
  6. 飞沉允望:飞鸟和沉鱼的出现,预示着丰收的希望。
  7. 时康气茂:时节安宁,气候繁茂。
  8. 惟神之贶:所有美好都是神灵的恩赐。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现象与人类情感相联系,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 拟人:动植物的呼唤赋予了自然以生命,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称结构增强了语言的音乐性和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神灵的感恩,体现了古代人们在祭祀活动中对丰收的渴望与对自然和谐的追求。

意象分析:

  • 阳光:象征着生命与希望,预示万物复苏。
  • 郁鬯:香料的象征,代表祭祀的庄重与虔诚。
  • 灵魂:代表神明的降临,体现了对超自然力量的崇敬。
  • 动植物:象征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反映生态的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阳开幽蛰”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春天的来临
    • B. 冬天的结束
    • C. 自然的凋零
  2. “躬奉郁鬯”中的“郁鬯”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动物
    • B. 一种香料
    • C. 一种植物
  3.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 A. 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神灵的感恩
    • B. 对战争的反思
    • C. 对名利的追求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诗词对比:

  •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包佶的《郊庙歌辞》更注重祭祀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而李白则更多地表达了个人的情感与孤独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祭祀文化研究》
  • 《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