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陟降左右,诚达幽圜。
作解之功,乐惟有年。
云輧戾止,洒雾飘烟。
惟馨展礼,爰列豆笾。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祭祀雨师的仪式,描述了神明的降临与祭祀的庄重场面。随着神明的降临,四周的神灵也随之移动,真诚地传达着对自然的敬畏和祈求。祭祀的工作在于感恩,乐声能带来丰收的希望。云彩在空中聚集,细雨如烟般洒落。香气四溢,祭品摆放整齐,显示出对神灵的尊敬与期待。
注释:
- 陟降:升降的意思,指神灵的降临或上升。
- 幽圜:隐秘的圆形,形容神秘而庄严的场合。
- 作解之功:进行祭祀的工作。
- 云輧:形容云彩聚集。
- 洒雾飘烟:形容细雨如雾般飘洒。
- 惟馨展礼:香气四溢,礼仪被恭敬地展示出来。
- 豆笾:指祭祀用的器具,象征供奉的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包佶,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涉及宗教、祭祀题材,语言典雅,风格严谨。
创作背景:在唐代,祭祀雨师是重要的宗教活动,表达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丰收的渴望。诗作体现了当时社会对天人感应的信仰。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展现了祭祀雨师的神圣与庄重。全诗结构严谨,意象清晰,展现了古代人们对自然的崇敬和对丰收的期望。诗中“陟降左右”的描写,生动地表现出神灵的降临,给人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感觉。同时,“云輧戾止,洒雾飘烟”展现了自然景象与神灵降临的和谐美。整首诗在音乐性上也很强,字句间的对仗与押韵,使得读者在吟诵中感受到一种和谐的韵律。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陟降左右:指神明的降临,形象地描绘出神灵在祭祀场合的移动。
- 诚达幽圜:表达了祭祀者的诚心,向神灵传达敬意和祈求。
- 作解之功:说明祭祀的意义在于祈求雨水与丰收。
- 乐惟有年:暗示丰收的希望与乐声的关系。
- 云輧戾止:描绘自然景象,云彩聚集的画面。
- 洒雾飘烟:细雨如烟,生动地呈现出雨师降临的场景。
- 惟馨展礼:表达对神灵的恭敬,展现祭祀的正式与庄重。
- 爰列豆笾:祭品的准备,体现出人们的虔诚与期待。
修辞手法:运用了比喻、对仗、排比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节奏感强烈,意象鲜明。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祭祀雨师展开,表达了对自然神灵的敬畏和对丰收的祈求,反映了古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云:象征着自然的力量与变化。
- 雨:代表着生命的源泉与希望。
- 香:象征着祭祀的虔诚与尊重。
- 豆笾:祭祀的象征,代表着供奉的心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陟降左右”意指什么? A. 神明的降临
B. 祭品的准备
C. 自然的变化 -
诗中提到的“云輧”指的是什么? A. 美食
B. 聚集的云彩
C. 神灵 -
这首诗的主要主题是什么? A. 对财富的追求
B. 对自然神灵的敬畏与祈求
C. 对战争的反思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雨霖铃·寒蝉凄切》——柳永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诗词对比:
- 包佶的《郊庙歌辞·祀雨师乐章·迎神》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和社会的关注,但前者更侧重于宗教仪式和对神灵的敬畏,而后者则反映了对国家动荡的悲痛。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唐代祭祀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