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万年县中雨夜会宿寄皇甫甸
作者: 姚合 〔唐代〕
县斋还寂寞,夕雨洗苍苔。
清气灯微润,寒声竹共来。
虫移上阶近,客起到门回。
想得吟诗处,唯应对酒杯。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寂静的夜晚,诗人在万年县的书斋中,因下雨而感到孤独。雨水冲洗着青苔,清新的气息在微弱的灯光下显得更加湿润,寒冷的竹子也在这个夜晚发出细微的声音。虫子爬到阶梯上来,客人起身走到门口又返回。回想自己平常吟诗的地方,现在只剩下面对酒杯的孤独。
注释
- 县斋: 指的是县衙的书房,诗人居住和办公的地方。
- 寂寞: 指孤独、冷清的状态。
- 苍苔: 指青苔,雨水冲刷后显得更为清新。
- 清气: 指雨后空气清新。
- 寒声: 指竹子在雨中发出的声音,显得清冷。
- 虫移: 指虫子在夜间活动,爬上阶梯。
- 客起: 指客人起身,可能是在寻找诗人或聊天。
- 吟诗处: 指通常作诗的地方,表达对旧时光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姚合(约公元779年-约公元843年),字子云,唐代诗人,生于河南,其仕途多变,曾任多地的官员。其诗风清新、自然,常以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色结合的方式来表达情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体现了诗人夜晚独处时的思绪与感受。万年县特有的自然景致以及静谧的环境,成为诗人表达孤独情感的背景。
诗歌鉴赏
《万年县中雨夜会宿寄皇甫甸》是一首描绘雨夜孤寂情景的诗作。开篇即以“县斋还寂寞”句点明了诗人的孤独感,夜晚的书房显得冷清,仿佛世界只剩下他一人。接着通过“夕雨洗苍苔”描绘了雨水冲刷青苔后的清新景象,展现了自然的灵动与诗人的细腻感受。
“清气灯微润,寒声竹共来”两句则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出夜晚的气氛,清新的空气和竹子的寒声在雨夜中显得格外清晰,让人感受到一种清冷的美。虫声的细微与客人来访的情景,让诗人不禁思绪万千,然而最终却只能对着酒杯,显得更加孤独。这种孤独不仅是对环境的感受,也是对人际关系的思考,蕴含着深厚的情感。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同时,姚合独特的写作风格让这首诗在细腻中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切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县斋还寂寞: 描写了诗人在书斋中感到的孤独。
- 夕雨洗苍苔: 雨水冲刷着青苔,暗示着清新和宁静的环境。
- 清气灯微润: 雨后的清新气息使微弱的灯光显得更为湿润。
- 寒声竹共来: 夜间竹子的寒声陪伴着诗人,增强了孤独感。
- 虫移上阶近: 描绘虫子在夜间活动,暗示生命的存在。
- 客起到门回: 客人起身想要走,又因何种原因返回,增加了诗的悬念。
- 想得吟诗处: 思念往日吟诗的地方,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
- 唯应对酒杯: 最后只能对酒而叹,表现了孤独无奈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拟人: “寒声竹共来”,将竹子赋予声音,使其似乎在与诗人对话。
- 对仗: 诗中上下句相对称,增强了音韵的和谐美感。
- 比喻: 通过自然元素的描写,暗喻诗人的内心情感。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往日时光的怀念,表达了在宁静中思考生命和人际关系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县斋: 代表个人的空间和思考的场所。
- 苍苔: 象征着岁月的流逝与宁静的美。
- 灯光: 代表知识与思考的光明。
- 竹声: 代表自然的声音,增添了诗的氛围。
- 酒杯: 象征着孤独和思考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清气”指的是什么? a) 酒的香气
b) 雨后的清新空气
c) 烟雾
d) 竹子的气息 -
诗人寄情于哪个物象? a) 青苔
b) 酒杯
c) 竹子
d) 虫子 -
诗中的“虫移上阶近”主要描绘了什么? a) 虫子在活动
b) 客人来访
c) 雨水冲刷
d) 书房的安静
答案
- b) 雨后的清新空气
- b) 酒杯
- a) 虫子在活动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诗词对比
- 姚合《万年县中雨夜会宿寄皇甫甸》与杜甫《月夜忆舍弟》:两者均描绘了夜晚的孤独感,但姚合更多侧重于环境的描写,而杜甫则着重于亲情的思念。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姚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