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郊兰若》

时间: 2025-01-04 13:10:40

云天宜北户,塔庙似西方。

林下僧无事,江清日复长。

石泉盈掬冷,山实满枝香。

寂寞传心印,玄言亦已忘。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云天宜北户,塔庙似西方。
林下僧无事,江清日复长。
石泉盈掬冷,山实满枝香。
寂寞传心印,玄言亦已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西郊景象:北方的天空适合打开窗户,远处的塔庙显得宛如西方的圣地。林下的僧人悠闲自得,江水清澈且日复一日地流长。山中的泉水清凉可掬,树上果实芳香四溢。在这幽静的环境中,心灵的印记在寂寞中传递,而那些深奥的道理也已渐渐忘却。

注释:

  • 云天:指天空,云雾环绕的天气。
  • :适合,合适。
  • 北户:北方的窗户。
  • 塔庙:佛教或道教的寺庙。
  • 林下:林木之下,指幽静的环境。
  • 无事:无所事事,闲适自在。
  • 盈掬:满满地掬取,形容泉水的清凉。
  • 山实:山上的果实,指树上结的果实。
  • 寂寞:孤独的状态。
  • 传心印:心灵的印记,传达内心的感受。
  • 玄言:深奥的言辞,多指哲理或宗教教义。

典故解析:

这首诗未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其描绘的僧人生活方式和自然景观,体现了唐代文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特别是在佛教文化影响下,诗人通过自然景象来表达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羊士谔,唐代诗人,生活在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他的作品多以自然景观和隐逸生活为题材,反映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的赞美。

创作背景:

《西郊兰若》写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人们对安宁生活的渴望。诗人可能在隐居生活中,感受到自然的宁静与内心的平和,因此创作了这首诗,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自我反思。

诗歌鉴赏:

《西郊兰若》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表现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态度。诗的开头通过对“云天”和“北户”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新、宜人的氛围,仿佛使读者置身于宁静的西郊。接着,诗人描绘了林下闲适的僧人,展现了他对人生闲适、安宁的向往。江水的清澈与日复一日的流长,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延续,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在自然的描写中,诗人特别提到“石泉盈掬冷”和“山实满枝香”,这不仅是对美好自然的赞美,也传达了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最后,诗人通过“寂寞传心印,玄言亦已忘”表达了一种超脱的境界,似乎在说,当人们沉浸在自然之中时,许多世俗的道理和烦恼都变得不再重要,内心的宁静才是最珍贵的。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云天宜北户:北方的天空适合打开窗户,给人一种清新、舒适的感觉,预示着自然的宜人。
  2. 塔庙似西方:远处的塔庙显得神圣,像是西方的圣地,暗示着对宗教和信仰的向往。
  3. 林下僧无事:林中的僧人无忧无虑,体现了一种隐逸的生活状态。
  4. 江清日复长:江水清澈且日复一日地流淌,象征着时间的延续与生命的流动。
  5. 石泉盈掬冷:泉水清凉可掬,给人一种清爽的感受,象征着自然的纯净。
  6. 山实满枝香:山上果实丰盈,散发出芳香,象征着自然的丰饶与美好。
  7. 寂寞传心印:在寂静中,心灵的印记悄然传递,暗示内心的深刻感受。
  8. 玄言亦已忘:那些深奥的道理已然忘却,强调了心灵的宁静与超脱。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云天宜北户,塔庙似西方”,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如“江水”、“石泉”、“山实”等,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 比喻:将塔庙比作西方的圣地,增强了神圣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的赞美。诗人通过描绘西郊的宁静景象,表达了人们对内心平和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云天:象征着广阔与自由。
  • 塔庙:代表信仰与精神寄托。
  • 林下僧:象征隐逸与宁静。
  • 江水:象征生命的延续。
  • 石泉:象征自然的清新与生命的源泉。
  • 山实:象征丰饶与丰盛的自然资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云天宜北户”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清新舒适
    b) 阴沉忧虑
    c) 烦躁不安

  2. “江清日复长”中的“日复一日”意味着什么? a) 时间的流逝
    b) 生活的单调
    c) 自然的循环

  3. 诗中“寂寞传心印”表达了什么? a) 内心的孤独
    b) 心灵的宁静
    c) 对世俗的追求

答案:

  1. a) 清新舒适
  2. a) 时间的流逝
  3. b) 心灵的宁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山中问答》(王维):描绘了隐逸的生活与自然的和谐。

诗词对比:

  • 《西郊兰若》《山中问答》都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前者更强调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而后者更多关注人与自然的内心对话。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鉴赏辞典》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