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一凤将两雏,往乞五色羽。
谁有大势力,成此拮据心。
若无出家心,勤苦难成就。
但令发弘誓,谁不起慈悲。
白话文翻译:
一只凤凰带着两只小雏鸟,前往乞求五色的羽毛。
谁能具备强大的力量,来满足这种拮据的心境呢?
如果没有出家修行的心志,辛勤劳动是难以成就的。
只要发出宏大的誓愿,谁又会缺少慈悲之心呢?
注释:
- 凤:凤凰,象征高贵与美好。
- 雏:小鸟,指的是年轻的生命。
- 五色羽:五种颜色的羽毛,象征多彩与美好。
- 大势力:指有能力和权势的人。
- 拮据心:指心中拮据、匮乏的状态。
- 出家心:指追求修行、追求更高目标的心志。
- 勤苦:辛勤努力。
- 弘誓:宏大的誓言,志向远大。
- 慈悲:善良怜悯之心。
典故解析:
在古代文化中,凤凰被视为祥瑞之鸟,象征着权力与美德。诗中提到的“乞求五色羽”,可能暗示着对美好品德的追求和渴望。“出家心”则是指向宗教或修行的追求,表达了对超脱世俗的理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宋代著名诗人、书法家。与苏轼、米芾并称“宋四家”,其诗风清新自然,富有个性,常关注社会和人性。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黄庭坚送别一位贤师前往泸州,诗中表达了对贤师的敬仰与期望,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理想与追求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形式上简洁,意象生动,表现出黄庭坚对师长的深切情感和对理想的追求。开篇以“凤”和“雏”的形象,描绘出一种温馨而又不失高贵的画面,仿佛在暗示着师生之间的亲密关系。接着,诗人以“谁有大势力”提问,深入探讨了人心的拮据与渴求,反映出一种对世俗权势的反思。最后两句则升华了主题,强调了出家心的重要性,指出只有具备宏伟的志向,才能真正实现自我价值。这种从个人情感到理想追求的转变,不仅体现了诗人的情感深度,也反映出当时社会对修行与理想的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凤将两雏:描绘出一只母凤凰带着两只小鸟,象征着师生之间的关系。
- 往乞五色羽:表达对美好理想的追求,隐喻着对德行的渴求。
- 谁有大势力:质问谁能满足这种追求,反映出个人的渺小与无奈。
- 成此拮据心:强调内心的拮据与对理想的渴求之间的矛盾。
- 若无出家心:指出如果没有追求理想的决心,努力也是徒劳的。
- 勤苦难成就:暗示辛勤的努力如果缺乏方向则难以成就。
- 但令发弘誓:强调发誓的重要性,表达出对理想的坚定信念。
- 谁不起慈悲:结尾处引导读者反思,慈悲之心是实现理想的基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凤凰与小雏比作老师与学生,寓意深刻。
- 设问:通过提问引发思考,增强诗的哲理性。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形成音韵和谐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师长的敬仰,强调了追求理想的重要性,以及具备慈悲之心的必要性。它不仅是对个人与理想关系的探讨,也是对人性深处情感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凤凰:象征高贵、理想与追求。
- 小雏:象征年轻、渴望与学习。
- 五色羽:象征理想的多样性与美好。
- 拮据心:象征对理想的渴望与困惑。
- 出家心:象征追求精神境界的决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凤”和“雏”象征什么? A. 权力与财富
B. 师生关系
C. 生命与死亡
答案:B -
“若无出家心,勤苦难成就”意在说明什么? A. 努力是成功的唯一途径
B. 追求理想需要决心
C. 心态决定一切
答案:B -
诗中提到的“发弘誓”是什么意思? A. 发誓要努力学习
B. 发誓要追求理想
C. 发誓要帮助他人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同样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 王维《送别》:同样描写送别情感,主题相近。
诗词对比:
- 黄庭坚 vs. 苏轼:
- 黄庭坚的诗更注重情感与理想的结合,苏轼则更加关注个人与社会的联系,二者在风格上虽有差异,但都体现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黄庭坚诗集解读》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