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夔州歌十绝句》
时间: 2025-01-20 01:24:46
中巴之东巴东山,江水开辟流其间。
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塘险过百牢关。
(其一 瞿塘 一作:“夔州”)
白帝夔州各异城,蜀江楚峡混殊名。
英雄割据非天意,霸主并吞在物情。
(其二)
群雄竞起问前朝,王者无外见今朝。
比讶渔阳结怨恨,元听舜日旧箫韶。
(其三)
赤甲白盐俱刺天,闾阎缭绕接山巅。
枫林橘树丹青合,复道重楼锦绣悬。
(其四)
瀼东瀼西一万家,江北江南春冬花。
背飞鹤子遗琼蕊,相趁凫雏入蒋牙。
(其五)
东屯稻畦一百顷,北有涧水通青苗。
晴浴狎鸥分处处,雨随神女下朝朝。
(其六)
蜀麻吴盐自古通,万斛之舟行若风。
长年三老长歌里,白昼摊钱高浪中。
(其七)
忆昔咸阳都市合,山水之图张卖时。
巫峡曾经宝屏见,楚宫犹对碧峰疑。
(其八)
武侯祠堂不可忘,中有松柏参天长。
干戈满地客愁破,云日如火炎天凉。
(其九)
阆风玄圃与蓬壶,中有高堂天下无。
借问夔州压何处,峡门江腹拥城隅。
(其十)
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夔州歌十绝句
作者: 杜甫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中巴之东巴东山,江水开辟流其间。
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塘险过百牢关。
其一瞿塘一作夔州白帝夔州各异城,蜀江楚峡混殊名。
英雄割据非天意,霸主并吞在物情。
其二群雄竞起问前朝,王者无外见今朝。
比讶渔阳结怨恨,元听舜日旧箫韶。
其三赤甲白盐俱刺天,闾阎缭绕接山巅。
枫林橘树丹青合,复道重楼锦绣悬。
其四瀼东瀼西一万家,江北江南春冬花。
背飞鹤子遗琼蕊,相趁凫雏入蒋牙。
其五东屯稻畦一百顷,北有涧水通青苗。
晴浴狎鸥分处处,雨随神女下朝朝。
其六蜀麻吴盐自古通,万斛之舟行若风。
长年三老长歌里,白昼摊钱高浪中。
其七忆昔咸阳都市合,山水之图张卖时。
巫峡曾经宝屏见,楚宫犹对碧峰疑。
其八武侯祠堂不可忘,中有松柏参天长。
干戈满地客愁破,云日如火炎天凉。
其九阆风玄圃与蓬壶,中有高堂天下无。
借问夔州压何处,峡门江腹拥城隅。
其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夔州及其周边的壮丽景色和历史遗迹。诗人在诗中提到,夔州位于巴东山的东侧,江水在其中流淌。白帝城高耸,是三峡的镇守之地,瞿塘峡险峻,宛如百牢关。接下来,诗人叹息当今的英雄豪杰并非天命,霸主之间的争夺都是人间情事。各路英雄竞相崛起,追问前朝的王者,感叹如今的局势。诗中描绘了山水的美丽,红叶与橘树交相辉映,村庄的繁华景象,春冬花开遍地。还有稻田和涧水相连,鸥鸟在晴空中飞舞,神女在雨中降临。诗人回忆咸阳的繁华,巫峡的美景,武侯祠的松柏参天,但心中满是忧愁,感叹历史的变迁。
注释:
- 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历史上有重要的地理位置。
- 白帝:白帝城,古时有军事重镇之称。
- 蜀江楚峡:指蜀地的江河与楚地的峡谷,象征着两地的文化交融。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生活。
-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杜甫晚年,时局动荡不安,诗人游历夔州,感慨历史与现实的对比。
诗歌鉴赏:
杜甫的《夔州歌十绝句》不仅是对夔州自然风光的描绘,更是对历史兴衰的深刻思考。诗中展现了壮丽的山水,映衬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在描绘夔州的自然景观时,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赤甲白盐”、“枫林橘树”,营造出一幅生动的画面。同时,诗中对历史人物的提及,如武侯祠的松柏,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缅怀与反思。整首诗在清新的自然描写与沉重的历史感之间形成鲜明对比,使得读者在感受美景的同时,也不禁思考人事的无常和历史的变迁。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中巴之东巴东山:描述夔州地理位置,东边的巴东山。
- 江水开辟流其间:江水在山间流淌,展现自然景观。
- 白帝高为三峡镇:白帝城高耸,是三峡的守护者。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晴浴狎鸥分处处,雨随神女下朝朝”运用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比喻:用“英雄割据非天意”比喻人事纷扰。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与对自然美的赞美,反映了杜甫对社会动荡的无奈与对安定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 夔州:象征着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交融。
- 白帝城:象征着地理的险要与历史的变迁。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 《夔州歌十绝句》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杜甫
- C. 白居易
- 诗中提到的“白帝”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四川
- B. 重庆
- C. 湖北
-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主要包括哪些?
- A. 山水
- B. 花鸟
- C. 以上皆是
- 《夔州歌十绝句》的作者是谁?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诗词对比:
- 杜甫与李白在山水诗的描写上各具特色,杜甫更注重历史与现实的结合,而李白则多表现个人情感与理想。
参考资料:
- 《杜甫诗全集》
- 《唐诗三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