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雪》
时间: 2025-01-04 12:33:0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澒洞四山没,万籁无遗声。
群飞喜凌乱,遍积爱宽平。
呈姿碧树立,照影方池清。
出户延幽意,斋心谢群灵。
幸有丰年望,初无丝竹情。
取乐付诸少,焚香观道经。
何事冲寒久,微吟诗句成。
白话文翻译:
幽深的山谷被大雪覆盖,四周静谧无声。
雪花纷飞,舞动得欢快而杂乱,
厚厚的雪积在宽阔的平地上。
雪景映衬着碧绿的树木,清澈的池水倒映着雪影。
我走出房门,感受这种宁静的意境,
心中虔诚地向众神灵致敬。
庆幸这一年丰收在望,
却没有丝竹乐音的烦扰。
我寻求乐趣于此,点香观看道经。
为何要在寒冷中久留,
轻声吟诵诗句,融入这片雪的世界。
注释:
- 澒洞:指幽深的山谷。
- 万籁:形容万物的声音,这里指无声。
- 群飞:指雪花在空中飞舞。
- 爱宽平:指雪的柔和与厚度,广阔而平坦。
- 斋心:指内心的恬静与清净。
- 丝竹:泛指乐器,这里象征声乐。
- 焚香观道经:焚香祭拜,阅读道教经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嵲,宋代诗人,生活在北宋时期。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景观,风格清新,充满了淡淡的禅意和哲思,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的观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一个雪后的清晨,作者在雪景的映衬下,体会到自然的宁静和内心的平和。这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欣赏与内心的宁静,反映了宋代士人的思想与情感。
诗歌鉴赏:
《喜雪》是一首以雪景为主题的诗,诗人通过描绘雪的景色,表达内心的欢愉与宁静。起首两句描写了雪的覆盖,让整个山谷陷入了寂静,突显了雪的无声与美丽。接着,群飞的雪花与遍积的白雪,生动展现了雪的轻盈与厚重对比,既有动态的美感,又有静态的和谐。第三、四句则将自然与内心联结,碧树与清池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悟与敬畏,展现了他恬淡的心境。
后半部分,诗人虽然感慨丰收在望,但却没有繁杂的音乐声,这种宁静与自然和谐的氛围让他更加珍惜此刻。焚香与观道经的描写,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内心的修行与反思,展现了对精神世界的追求。最后,诗人轻吟诗句,似乎在问自己为何要在寒冷中久留,暗示了对生活与自然的思考。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内心的抒发,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心灵宁静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澒洞四山没:描绘雪覆盖四山的情景,暗示一种幽静的氛围。
- 万籁无遗声:强调雪的静谧与周围的宁静。
- 群飞喜凌乱:表现雪花飞舞的生动景象,带有欢快感。
- 遍积爱宽平:描绘雪厚而平的景象,给人一种温柔的感觉。
- 呈姿碧树立:自然中有碧绿的树木,形成色彩的对比。
- 照影方池清:清池中的倒影,增添了画面的层次与美感。
- 出户延幽意:走出门感受雪的意境,体现了诗人的内心追求。
- 斋心谢群灵:表示对自然神灵的虔诚,内心的宁静。
- 幸有丰年望:对未来的期待,呼应自然与人事的关系。
- 初无丝竹情:宁静的环境中缺乏音乐,强调自然的纯粹。
- 取乐付诸少:在雪中寻乐,表现诗人的淡泊与闲适。
- 焚香观道经:修行与对道教的尊重,增加了文化深度。
- 何事冲寒久:反思在寒冷中久留的原因,带有哲理性。
- 微吟诗句成:轻声吟诵,与自然融为一体,表现内心的宁静。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雪的描绘比喻内心的宁静。
- 拟人:雪花的“飞舞”赋予了雪动态的特征。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结构上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雪的喜爱,体现了他在自然中获得的宁静与内心的安详,同时也反映了对生活的哲思与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雪:象征纯洁、宁静,带给人心灵的洗涤。
- 山:代表自然的伟大与包容。
- 树:象征生命的坚韧与自然的美丽。
- 池:象征内心的明净与平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描绘的雪景给人怎样的感受?
A. 喧闹
B. 宁静
C. 恐怖
D. 烦躁 -
"焚香观道经"中的“道经”指的是什么?
A. 道德经
B. 道教经典
C. 佛教经典
D. 诗经 -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什么态度?
A. 恐惧
B. 嫉妒
C. 热爱
D. 无所谓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雪梅》 by 王冕:同样描绘雪景,并表达对自然的喜爱。
- 《夜雪》 by 白居易:通过雪景反映生活的哲理。
诗词对比:
- 张嵲的《喜雪》与王冕的《雪梅》都描绘了雪的景象,但前者更强调内心的宁静与修行,后者则通过梅花与雪的对比,表现出生命的坚韧与美丽。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的艺术与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