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姜给事埰》

时间: 2025-01-06 15:17:05

黄门先生官左掖,力欲拔山气辟易。

虎豹天关闭九重,孤臣血肉徒狼籍。

东莱蜃市易沉沦,南国相逢泪满巾。

青鞋布袜江湖外,谁念当时折槛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黄门先生官左掖,力欲拔山气辟易。虎豹天关闭九重,孤臣血肉徒狼籍。东莱蜃市易沉沦,南国相逢泪满巾。青鞋布袜江湖外,谁念当时折槛人?

白话文翻译

黄门先生在左掖任职,力大无比,气势如虹。虎豹把守的天关紧闭九重,孤臣的血肉四处散落。东莱的蜃市容易沉沦,在南国相遇时泪流满面。穿着青鞋布袜在江湖之外,谁还会记得当年那个折槛的人?

注释

  • 黄门先生:指姜埰,因其曾任黄门侍郎,故称。
  • 左掖:古代官署名,指朝廷的左掖门。
  • 力欲拔山气辟易:形容姜埰力大无比,气势如虹。
  • 虎豹天关闭九重:比喻朝廷的严密防守。
  • 孤臣血肉徒狼籍:形容忠臣的悲惨遭遇。
  • 东莱蜃市易沉沦:东莱指山东莱州,蜃市比喻虚幻不实的事物。
  • 南国相逢泪满巾:在南方相遇时,泪水满巾。
  • 青鞋布袜江湖外:指隐居江湖,过着简朴的生活。
  • 谁念当时折槛人:折槛人指忠臣,这里指姜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朱彝尊(1629-1709),清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字锡鬯,号竹垞,浙江秀水(今嘉兴)人。其诗文风格清新,尤以词著称,与纳兰性德、陈维崧并称“清词三大家”。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朱彝尊为送别姜埰而作。姜埰是清初的忠臣,因直言进谏而遭贬,朱彝尊对其遭遇深表同情和敬佩。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姜埰的赞美和对其遭遇的同情,表达了作者对忠臣的敬仰和对时局的忧虑。诗中“力欲拔山气辟易”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姜埰的英勇气概,而“虎豹天关闭九重”则暗示了朝廷的严密防守和忠臣的困境。后两句“青鞋布袜江湖外,谁念当时折槛人?”则抒发了对姜埰的怀念和对忠臣命运的感慨。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送别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黄门先生官左掖:介绍姜埰的身份和职位。
  2. 力欲拔山气辟易:形容姜埰的英勇气概。
  3. 虎豹天关闭九重:比喻朝廷的严密防守。
  4. 孤臣血肉徒狼籍:形容忠臣的悲惨遭遇。
  5. 东莱蜃市易沉沦:比喻虚幻不实的事物。
  6. 南国相逢泪满巾:在南方相遇时,泪水满巾。
  7. 青鞋布袜江湖外:指隐居江湖,过着简朴的生活。
  8. 谁念当时折槛人:抒发对姜埰的怀念和对忠臣命运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虎豹天关闭九重”比喻朝廷的严密防守。
  • 拟人:如“力欲拔山气辟易”拟人化地形容姜埰的英勇气概。
  • 对仗:如“黄门先生官左掖,力欲拔山气辟易”中的对仗。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姜埰的赞美和对其遭遇的同情,表达了作者对忠臣的敬仰和对时局的忧虑,以及对忠臣命运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黄门先生:指姜埰,象征忠臣。
  • 虎豹天关:象征朝廷的严密防守。
  • 孤臣血肉:象征忠臣的悲惨遭遇。
  • 东莱蜃市:比喻虚幻不实的事物。
  • 青鞋布袜:象征隐居江湖的简朴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黄门先生”指的是谁? A. 朱彝尊 B. 姜埰 C. 纳兰性德 D. 陈维崧

  2. “力欲拔山气辟易”形容的是什么? A. 姜埰的英勇气概 B. 朝廷的严密防守 C. 忠臣的悲惨遭遇 D. 虚幻不实的事物

  3. “谁念当时折槛人?”中的“折槛人”指的是什么? A. 忠臣 B. 隐士 C. 文人 D. 武将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纳兰性德的《长相思》: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 陈维崧的《虞美人·听雨》:通过对雨声的描写,抒发了对往事的回忆。

诗词对比

  • 朱彝尊的《送姜给事埰》与纳兰性德的《长相思》:两者都表达了深切的情感,但前者更多地体现了对忠臣的敬仰和对时局的忧虑,后者则更多地体现了对亲人的思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朱彝尊全集》:收录了朱彝尊的全部诗文作品。
  • 《清诗选》:收录了清代多位诗人的代表作品。
  • 《清词选》:收录了清代多位词人的代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