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更漏子 寄君晦》
——沈宜修
旧愁新,新梦去。长恨画帘莺语。
堤草软,野花轻。随帆送棹行。
鸾镜掩,翠蛾敛。襟袖空馀泪点。
生别恨,伴销魂。风吹月照门。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旧愁和新梦的纠葛,思念之情如莺鸟在画帘间歌唱般悠长。堤岸的草柔软,野花轻轻摇曳,随着船帆的行驶而飘荡。镜子掩映,翠色的眉妆也收敛,留下的是衣袖上空余的泪点。生离死别的愁苦,伴随着心魂的消散,风轻轻吹拂,月光照耀着那扇门。
注释
- 旧愁新:指的是过去的忧愁与现在的新梦交织在一起。
- 长恨:形容对过往的思念与遗憾。
- 画帘莺语:画帘中传来的莺鸟歌声,寓意美好的记忆。
- 堤草软,野花轻:描绘自然景色,传达一种轻松的氛围。
- 鸾镜掩,翠蛾敛:形容女子的妆容收拾整齐。
- 襟袖空馀泪点:暗示离别后的伤感,留下泪痕。
- 生别恨:生离所带来的愁苦。
- 风吹月照门: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结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宜修,明代词人,以词风清丽和情感细腻著称。生活在社会动荡的时代,他的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环境的冲突,常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内心的挣扎。
创作背景
《更漏子 寄君晦》创作于沈宜修的晚年,正值他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交错之际,这首词表达了他对过去的追忆与对离别的苦涩,同时也映射出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人们心中的无奈。
诗歌鉴赏
《更漏子 寄君晦》是一首情感细腻、意象丰富的词作。词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的交融,展现了作者对旧愁与新梦的思考。开篇“旧愁新,新梦去”,即抒发了对过往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茫。
在词的中间部分,作者描绘了堤岸的柔软草地和轻盈的野花,展现了一种宁静而又柔美的自然景象。这种美感与内心的苦涩形成鲜明对比,突显出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过去的怀恋。
“鸾镜掩,翠蛾敛”一句,展现了女性的妆容与隐秘情感,暗示着离别的无奈与心情的复杂。随着“襟袖空馀泪点”的出现,更是将这种情感推向高潮,泪点成为了离别情绪的具象化表达,展现了沈宜修对离别的深刻感受。
最后一句“风吹月照门”,既是写景,也是情感的延续,月光的清冷与风的轻柔,映衬着内心的孤独与思念,给人一种遥远而又亲切的感受。
整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沈宜修作为词人的深厚功底和对人生、情感的独特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旧愁新,新梦去:表达了对过去的思念与对未来的渺茫,情感的交错。
- 长恨画帘莺语:通过莺鸟的歌声,唤起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 堤草软,野花轻:描绘出一幅宁静的自然画面,象征着内心的柔软。
- 随帆送棹行:暗示行船的轻盈与生活的无常。
- 鸾镜掩,翠蛾敛:刻画女性的妆容,表现出对美丽的渴望与现实的掩藏。
- 襟袖空馀泪点:泪水的痕迹象征着离别的伤感。
- 生别恨,伴销魂:生离所带来的心灵煎熬。
- 风吹月照门:描绘孤独与思念,暗示内心的空虚。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离别的情感比喻为泪点,形象生动。
- 拟人:自然景象如莺鸟的歌声被赋予情感,增强了词的情感深度。
- 对仗:如“堤草软,野花轻”,增强了词的音乐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内心情感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无奈与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心灵的孤独。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旧愁:象征过去的痛苦与无奈。
- 新梦:代表对未来的期许与渴望。
- 莺语:象征美好,唤起温馨记忆。
- 泪点:直接表达离别的伤感。
- 月光:象征孤独与思念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旧愁新”指的是什么?
- A. 过去的快乐
- B. 过去的忧愁与现在的新梦
- C. 未来的希望
-
“鸾镜掩,翠蛾敛”中的“翠蛾”指的是什么?
- A. 女子的妆容
- B. 一种花
- C. 一种鸟
-
整首词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未来的期待
- B. 对离别的痛苦与思念
- C. 对生活的满足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纳兰性德的《木兰花慢》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离别的感伤,风格上较为细腻。
- 纳兰性德《木兰花慢》:探讨了人生的无常与情感的复杂,情感基调与沈宜修相似,但形式上更为自由。
参考资料
- 《明代词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沈宜修诗词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