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更漏子
锁窗寒,春无力。浅梦不成消息。
梅霭薄,柳烟轻。暗中闻雨声。
推锦枕,垂翠袖。独自香销时候。
帘不卷,有谁知。泪痕红满衣。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春寒料峭的夜晚,独自一人倚窗而坐,感到寂寞与无奈。窗外春天的气息显得微弱,梦境也无法给她带来慰藉。梅花的雾气轻薄,柳树的烟雾轻盈,只有雨声在暗中低语。她推开锦绣的枕头,垂下翠绿色的袖子,独自感受着香气渐渐消散的时刻。帘子没有卷起,没人知道她的心事,泪痕早已染红了衣襟。
注释
- 锁窗寒:锁住窗户,寒冷的气息透入。
- 浅梦不成消息:梦境浅薄,无法带来任何消息或安慰。
- 梅霭薄,柳烟轻:梅花的雾气轻薄,柳树的烟雾轻盈。
- 暗中闻雨声:在暗处能听到雨声。
- 推锦枕,垂翠袖:推开锦制的枕头,垂下翠绿的袖子。
- 独自香销时候:独自体验香气渐渐消散的时刻。
- 帘不卷,有谁知:窗帘未卷起,没人知道她的心事。
- 泪痕红满衣:泪水已经染红了衣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尹默,清代著名诗人,字伯云,号尹默,江苏人。沈尹默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清新的意境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与人生感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更漏子》创作于清代的某个春夜。作者在此时可能处于孤独与思念之中,借景抒情,表达了对春天迟迟未至的失落感,以及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更漏子》在意境上极为细腻,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展现了春夜的寒冷和内心的孤寂。开头的“锁窗寒,春无力”便直接传达了作者的情感状态,窗锁住了外面的春天,令人感觉到一种无形的束缚。接着,作者以“浅梦不成消息”描述了梦境的无力,暗示她内心的期盼与失落。
随着诗句的展开,梅霭与柳烟的描写,则勾勒出春天的微弱迹象,尽管有雨声暗中传来,却依然无法打破内心的孤独。最后几句“泪痕红满衣”则是情感的高潮,泪水将孤独与思念凝聚成形,衣襟上的泪痕不仅是情感的体现,更是对内心痛苦的真实写照。
整首词以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一个女子在春夜中的孤独与无奈,结合自然景物,营造出一种哀伤而动人的氛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锁窗寒,春无力:窗被锁住,寒冷的气息弥漫,春天的气息显得无力。
- 浅梦不成消息:梦境虽然浅薄,却无法带来任何安慰。
- 梅霭薄,柳烟轻:梅花的雾气细薄,柳树的烟雾轻盈,描绘出春天的景象。
- 暗中闻雨声:在静谧的夜中,隐隐听到雨声,增添了几分凄凉。
- 推锦枕,垂翠袖:推开锦缎的枕头,垂下翠绿色的袖子,表现出无奈与孤独。
- 独自香销时候:独自一人,香气渐渐消散的时刻,暗示内心的空虚。
- 帘不卷,有谁知:窗帘没有卷起,没人知道她的心事,突出孤独感。
- 泪痕红满衣:泪水已将衣襟染红,悲伤的情感达到高潮。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泪痕红满衣”,用泪水比喻内心的苦痛。
- 拟人:将雨声拟人化,暗示情感的共鸣。
- 对仗:如“梅霭薄,柳烟轻”,工整而有韵律感,增强了诗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孤独与思念,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现出女性内心的无奈与忧愁。春天的迟到让人感到失落,而独自的泪水则是对过往情感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窗:象征着封闭与孤独。
- 梅霭:象征着春天的希望与美好。
- 柳烟:象征着柔情与思念。
- 雨声:象征着内心的细腻情感。
- 泪痕:象征着痛苦与失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词的开头描绘了什么样的环境?
- A. 温暖的春天
- B. 寒冷的夜晚
- C. 明亮的白天
- D. 风雨交加的日子
-
“泪痕红满衣”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快乐
- B. 失落与悲伤
- C. 无聊
- D. 愤怒
-
诗中提到的“暗中闻雨声”有什么象征意义?
- A. 希望
- B. 宁静
- C. 伤感
- D. 快乐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在李清照的《如梦令》中,同样渗透着女性的孤独和思念,展现了相似的情感基调。与沈尹默的细腻不同,李清照的词更显豪放与直率,但同样通过自然景象表达了内心的感受。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代诗词解析》
- 《沈尹默研究论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