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 用稼轩词作起句》

时间: 2025-01-06 12:39:54

检点笙歌多酿酒。

刻意寻欢,难解眉千绉。

阅尽人间翻覆手。

此身暂寄无何有。

宿醉醒迟窥户牖。

雨润侵衣,梅子圆如豆。

谩道绿阴能蔽昼。

当春曾见花如绣。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检点笙歌多酿酒。刻意寻欢,难解眉千绉。阅尽人间翻覆手。此身暂寄无何有。宿醉醒迟窥户牖。雨润侵衣,梅子圆如豆。谩道绿阴能蔽昼。当春曾见花如绣。

白话文翻译:

仔细回忆那些笙歌声中酿酒的日子,虽然刻意追寻欢乐,却难以解开心中千丝万缕的愁绪。经历了世间的种种变幻,这一生暂时寄身于无所依托的境地。宿醉醒来时间已晚,透过窗户窥看外面的景象。细雨润湿了衣裳,梅子饱满如豆般圆润。人们常说那浓密的绿荫能够遮挡阳光,其实在春天的时候,我曾见过如绣般的花朵。

注释:

  • 检点:回想、回顾。
  • 笙歌:古代乐器和歌唱,意指欢乐的音乐。
  • 千绉:形容眉头的愁苦和复杂。
  • 翻覆手:经历世事的变化。
  • 无何有:无所依托、无所归属。
  • 宿醉:喝酒后宿醉的状态。
  • 窥户牖:从窗户偷看外面的情景。
  • 梅子圆如豆:比喻梅子成熟的状态。
  • 绿阴:指浓密的树荫。

典故解析:

“梅子圆如豆”描绘了梅子丰盈的样子,象征着美好的事物。诗中提到春天的花朵如绣,可能指的是春日的繁华与美丽,反映出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汪东,清代诗人,其作品多描绘人生的无常与美好,风格清新而富有情感。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清代,社会动荡与个人感受相互交织,诗人在忙碌与寻欢中体味到人生的无常与孤独。

诗歌鉴赏:

汪东的《蝶恋花》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人们在追寻欢乐时所经历的复杂心情。开篇“检点笙歌多酿酒”便引人入胜,音乐与酒的结合展现了生活的欢愉,但随之而来的“难解眉千绉”又将欢乐与愁苦相对比。诗中展示了人生的多变,从欢愉的宴席到无奈的宿醉,再到窗外细雨中梅子的丰盈,诗人通过这些意象传达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对无常的感叹。

“阅尽人间翻覆手”一语道出了人生的无常,经历了太多的变幻,诗人感到自己只是一名暂时的过客。这种对人生的感悟使得整个诗篇透出一丝淡淡的忧伤,然而在“当春曾见花如绣”的结尾,又流露出对美好时光的渴望与珍惜。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既有对现实的反思,也有对美好记忆的追寻,令人感慨。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检点笙歌多酿酒”:回忆起欢快的音乐与美酒,表现出对往昔欢乐时光的怀念。
    • “刻意寻欢,难解眉千绉”:虽然努力寻求快乐,但内心的烦恼依旧如影随形。
    • “阅尽人间翻覆手”:经历过世间的种种变换,感慨人生的无常。
    • “此身暂寄无何有”:此时此刻,自己的存在没有任何依托,感到孤独。
    • “宿醉醒迟窥户牖”:宿醉之后醒来,透过窗户观察外面的世界,体现出一种无奈。
    • “雨润侵衣,梅子圆如豆”:细雨湿润了衣服,梅子的饱满象征着丰盈的美好。
    • “谩道绿阴能蔽昼”:尽管有人说浓密的绿阴可以遮挡阳光,但内心的阴霾依然存在。
    • “当春曾见花如绣”:回忆春天时那些如绣般的花朵,展现出对美好时光的向往。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梅子圆如豆”,通过比喻使意象更为生动。
    • 拟人:借用“绿阴能蔽昼”暗示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依赖。
    • 对仗:诗中有多处对仗工整的句子,增强了诗的韵律美。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美好时光的回忆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突显了人们在追寻快乐时的无奈与孤独,体现出对生命深刻的思考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意象分析:

  • 笙歌:象征快乐与享乐的时光。
  • 梅子:象征丰盈与美好,寄托对生活的美好向往。
  • 绿阴:象征自然的庇护与安慰,但也暗示着内心的阴霾。
  • 花如绣:象征春天的美好与生机,代表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梅子圆如豆”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A. 梅子的成熟
    B. 人的快乐
    C. 绿阴的浓密
    D. 春天的花

  2. 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什么? A. 欢快
    B. 孤独与怀念
    C. 愤怒
    D. 平静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汪东的《蝶恋花》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表现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但汪东更侧重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而李清照则更多地表现了个人情感的细腻与深刻。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