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璿公山池》

时间: 2024-10-14 05:08:49

远公遁迹庐山岑,开士幽居祇树林。

片石孤峰窥色相,

清池皓月照禅心。

指挥如意天花落,坐卧闲房春草深。

此外俗尘都不染,惟馀玄度得相寻。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远公遁迹庐山岑,
开士幽居祇树林。
片石孤峰窥色相,
清池皓月照禅心。
指挥如意天花落,
坐卧闲房春草深。
此外俗尘都不染,
惟馀玄度得相寻。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远离世俗的宁静生活。他隐居在庐山的高峰之上,在幽静的树林中安居。孤零零的石头和高耸的山峰映衬着他的境遇,清澈的池水和皓洁的月光照耀着他的禅心。随意挥洒的天花瓣如同他的心愿,闲坐卧在深深的春草中。他的居所远离世俗的纷扰,只剩下深奥的道理在等待着他去探寻。

注释:

  1. 远公:指的是隐士,远离尘世的人。
  2. 遁迹:隐退,躲避世俗的生活。
  3. 开士:开悟的士人,意指有智慧的人。
  4. :只有,单独的意思。
  5. 色相:指外表的样子,通常指山水的景色。
  6. 清池:清澈的池水。
  7. 皓月:明亮的月亮。
  8. 禅心:修行的心境,宁静而深远的内心。
  9. 如意:指随心所欲,心愿得以实现。
  10. 玄度:指深奥的道理或境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颀(约690年-766年),字梦阮,唐代诗人,广泛涉猎诗歌,特别擅长五言绝句,作品多表现山水田园的恬淡生活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李颀在唐代社会动荡之际,渴望逃避政治纷争,追求内心的宁静和安宁,因此创作了此诗,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清净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题璿公山池》通过描写隐士的生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内心世界的深刻理解。李颀以清新而宁静的笔触,将庐山的自然景观与隐者的心境相结合,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与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

首联“远公遁迹庐山岑,开士幽居祇树林”直接引入主题,描绘了隐士的生活环境,倚靠自然,远离尘嚣。接着,诗中通过“片石孤峰窥色相,清池皓月照禅心”展现了自然的静谧与内心的和谐,表达了诗人对禅意的追求和思考。

后四句进一步描绘了隐士的生活状态,轻松自在,宛如春草深处的闲适,强调了与世俗的隔绝。最后两句则总结出一种超然的境界,隐士在这片净土中探寻玄妙的道理,显示出一种超越世俗的精神追求。

总体来说,李颀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想,成功塑造了一个理想中的隐士形象,体现了唐代文人对自由与宁静的向往,表达出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远公遁迹庐山岑”:远公隐退于庐山之巅,表示他选择隐居。
  2. “开士幽居祇树林”:开士在幽静的树林中居住,强调环境的宁静。
  3. “片石孤峰窥色相”:孤峰与片石相伴,映衬出自然的美丽。
  4. “清池皓月照禅心”:清水与明月映照出内心的禅意。
  5. “指挥如意天花落”:随心所欲,天花瓣落下,象征心愿的实现。
  6. “坐卧闲房春草深”:悠闲地在房中坐卧,沉浸于春草的深处。
  7. “此外俗尘都不染”:生活远离世俗的污染,保持内心的纯净。
  8. “惟馀玄度得相寻”:只剩下深奥的道理在等待他去探寻。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坐卧闲房”与“春草深”形成对仗,增强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结合,形成意象的共鸣。
  • 意象:孤峰、清池、皓月等意象,传达了宁静与和谐的情感。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隐士追求宁静、自由生活的理想,强调了与世俗隔绝的重要性,以及对内心修行的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远公:象征隐士,体现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2. 庐山:代表自然的高洁与脱俗。
  3. 清池:象征清澈内心与宁静的心境。
  4. 皓月:代表明亮的智慧与心灵的澄明。
  5. 天花:象征美好愿望的实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远公”指的是: A. 一位隐士
    B. 一位政治家
    C. 一位商人
    D. 一位诗人

  2. 诗中描绘的主要环境是: A. 市区
    B. 山林
    C. 河流
    D. 沙漠

  3. “皓月照禅心”中的“皓月”象征: A. 纯洁的爱情
    B. 明亮的智慧
    C. 丰富的物质
    D. 复杂的情感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孟浩然《春晓》
  • 陶渊明《归园田居》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李颀的《题璿公山池》更侧重于隐士的内心世界,而王维则更强调自然景色与人的和谐。两者均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但李颀更倾向于哲学思考,王维则更偏向于诗情画意的描绘。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辞典》
  • 《诗经与唐诗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