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送漪叔游颍川兼谒淮阳太守》

时间: 2025-01-01 11:01:39

罢吏今何适,辞家方独行。

嵩阳入归梦,颍水半前程。

闻道淮阳守,东南卧理清。

郡斋观政日,人马望乡情。

叠岭雪初霁,寒砧霜后鸣。

临川嗟拜手,寂寞事躬耕。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奉送漪叔游颍川兼谒淮阳太守
李颀

罢吏今何适,辞家方独行。
嵩阳入归梦,颍水半前程。
闻道淮阳守,东南卧理清。
郡斋观政日,人马望乡情。
叠岭雪初霁,寒砧霜后鸣。
临川嗟拜手,寂寞事躬耕。

白话文翻译:

我辞去官职,现在要去哪里呢?离开家乡,独自一人踏上旅途。
梦中常常回到嵩阳,颍水的流淌正是我前行的一半旅程。
听说淮阳的太守素有清明之理,治理东南地区安宁。
在郡斋观政的时候,骑马的人们都在怀念自己的故乡。
远处的山岭在大雪初霁后显得格外清晰,寒冷的砧板在霜后响起。
临近河边,我感叹着,双手一拱,孤独地耕作着自己的田地。

注释:

  • 罢吏:辞去官职。
  • 何适:去哪里。
  • 嵩阳:嵩山和阳光,象征着美好的理想和归属。
  • 颍水:指颍川的水,象征着旅途的方向。
  • 淮阳守:指淮阳的太守,治理地方的官员。
  • 郡斋:地方官署,官员在此办公。
  • 叠岭:重叠的山岭。
  • 寒砧:寒冷的砧板,指农人在寒冷天气下的工作场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颀(约公元690-742年),字梦锡,唐代诗人,早期诗风受王维、孟浩然影响,后期逐渐形成个人风格,以情感细腻、意境深远见称。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李颀辞去官职后,出游至颍川,途中寄情于山水,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清明政治的向往。

诗歌鉴赏:

《奉送漪叔游颍川兼谒淮阳太守》是李颀在辞官后的一次旅途中的感悟与抒发。诗中以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的交织,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理想政治的追求。开篇两句“罢吏今何适,辞家方独行”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官场的厌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接下来的描绘中,诗人通过“嵩阳入归梦”和“颍水半前程”展现了归心似箭的情感,暗示着归乡的渴望。

诗中提到的“闻道淮阳守,东南卧理清”,不仅反映了对地方治理的关注,也体现了李颀对理想政治的期望;而“郡斋观政日,人马望乡情”中的对比,既表现了政治生活的繁忙,又揭示了人们内心深处的乡愁。最后几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了孤独而清新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的感慨。

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悠然,深刻展现了李颀对人生、政治与自然的独特理解,兼具哲理与美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罢吏今何适:辞去官职后,心中迷茫,似乎没有明确的去处。
  2. 辞家方独行:刚离开家,独自上路,显得孤单。
  3. 嵩阳入归梦:常常在梦中归到嵩阳,表明对故土的眷恋。
  4. 颍水半前程:颍水流淌,象征着旅程的一半,暗示着远方的期盼。
  5. 闻道淮阳守:听说淮阳的治理者,显示出对治理的关注。
  6. 东南卧理清:淮阳治理清明,表达了对理想政治的向往。
  7. 郡斋观政日:在官署办公的日子,象征着公务繁忙。
  8. 人马望乡情:官员和马匹都在思念故乡,表现出普遍的乡愁。
  9. 叠岭雪初霁:雪后初晴的山岭,描绘出清新的自然景象。
  10. 寒砧霜后鸣:寒冷的砧板在霜后响起,暗示辛勤的生活。
  11. 临川嗟拜手:在河边叹息,表现出内心的无奈与孤独。
  12. 寂寞事躬耕:孤独地耕作,反映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罢吏今何适,辞家方独行”,对称工整,增强表现力。
  • 意象:结合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形成鲜明的对比。
  • 比喻:如“嵩阳入归梦”,将理想与归属结合,增添了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旅途与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对自由生活的渴望以及对理想政治的追求,展现了诗人李颀对人生的独特理解。

意象分析:

  • 嵩阳:象征着理想与归宿。
  • 颍水:流动的水代表着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旅途。
  • 淮阳:治理清明的象征,体现了对美好政治的期待。
  • 寒砧:表现了生活的艰辛与勤劳的精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李颀在本诗中辞去的是什么职务? A. 农民
    B. 官职
    C. 商人
    D. 学者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寒砧”主要代表了__

  3. 判断题:诗中表现出对故乡的思念是主要情感之一。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

  1. B
  2. 辛勤的工作与生活的艰辛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别》
  • 孟浩然《春晓》

诗词对比:

  • 李白《将进酒》与李颀的诗对比,前者豪放激昂,后者则沉静内敛,展示了不同的情感抒发方式。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李颀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