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班竹岭早发
作者: 刘廷玑 〔清代〕
鸡鸣催客起,带梦走江乡。
竹似嫌人俗,山应笑我忙。
两溪分燕尾,一径转羊肠。
不是勤民事,何缘破晓霜?
白话文翻译
清晨鸡鸣催促旅客起床,梦中带着对江乡的向往。
竹子似乎嫌弃人世的繁杂,而山川则在暗自嘲笑我的忙碌。
两条溪流像燕子的尾巴分开,一条小路曲折如羊肠小道。
若不是为了勤劳生计,何以在破晓时分迎来寒霜?
注释
- 鸡鸣:指早晨鸡叫,象征清晨的到来。
- 催客起:催促旅客起床,体现出旅途的匆忙。
- 带梦走江乡:带着梦境,向往江南的乡村。
- 竹似嫌人俗:竹子似乎嫌弃世俗的繁琐。
- 山应笑我忙:山川似乎在嘲笑我此刻的忙碌。
- 两溪分燕尾:溪流分开,形状像燕子的尾巴。
- 一径转羊肠:小路曲折,像羊肠小道一样狭窄。
- 不是勤民事:如果不是为了生计。
- 何缘破晓霜:何以在破晓时分感受到寒霜的侵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廷玑,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常常流露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繁华的反思。
创作背景
《班竹岭早发》创作于一个清晨,诗人可能正在旅途中。诗中蕴含了对江乡自然风光的热爱以及对世俗生活的思考,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向往。
诗歌鉴赏
《班竹岭早发》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的诗作,通过细腻的描写与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繁忙的反思。诗的开头,鸡鸣声催促旅客起床,这一声声清脆的叫声,既是清晨的召唤,也是诗人内心对故乡的思念。接着,诗人引入了竹子与山川的意象,竹子似乎对世俗的繁杂表示嫌弃,而山川则在无声地嘲笑诗人的忙碌,体现出诗人对世俗生活的讽刺与无奈。
接下来的描绘中,两条溪流分开如同燕子的尾巴,路途曲折如同羊肠小道,生动地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复杂与美丽。最后,诗人提出了一个深刻的问题:若不是为了生计,何以在破晓时分感受到寒霜的侵袭?这句结尾不仅展示了诗人的生活哲学,也让人反思生活的意义与价值。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生动,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与人生的哲理,赋予读者深刻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鸡鸣催客起:清晨的鸡鸣声唤醒了正在旅途中的客人,传达出一种急促感。
- 带梦走江乡:旅客心中带着对故乡的梦,体现出对家乡的眷恋。
- 竹似嫌人俗:竹子象征着清高与高洁,反映出诗人对世俗的厌倦。
- 山应笑我忙:山川似乎在嘲笑诗人忙碌的生活,增添了一种幽默感。
- 两溪分燕尾:自然景色的描绘,表现出溪流的优美形态。
- 一径转羊肠:道路的曲折,暗示着人生的坎坷与复杂。
- 不是勤民事: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思考,质疑自己的忙碌。
- 何缘破晓霜:发问的方式增加了诗歌的哲理性和深度。
修辞手法
- 拟人:将竹子与山川赋予人的情感,使其对人类的行为产生反应。
- 比喻:两溪分开比作燕尾,形象生动。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节奏感与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繁忙生活的无奈,传达了对人生意义的思考,揭示了人在自然与世俗之间的矛盾。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鸡鸣:象征时间的流逝与新生活的开始。
- 竹:象征高洁、清雅。
- 山川:象征大自然的壮丽与永恒。
- 溪流:象征生活的曲折与变化。
- 羊肠小道:象征人生的艰辛与不易。
- 破晓霜:象征清晨的寒冷与生活的挑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鸡鸣催客起”,这代表什么? A. 早晨的到来
B. 夜晚的结束
C. 客人的离去
D. 鸡的叫声 -
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态度是? A. 赞同
B. 厌倦
C. 无所谓
D. 喜欢 -
“两溪分燕尾”这句中,溪流的形状比作什么? A. 鸟雀的翅膀
B. 燕子的尾巴
C. 鱼的鳍
D. 人的手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发白帝城》 by 李白
- 《静夜思》 by 李白
诗词对比
- 李白《早发白帝城》:同样以早晨为主题,描绘旅途的急迫与壮丽的自然风光。
- 王维《山居秋暝》: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内心的宁静,风格上更为沉静。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古诗词百家讲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