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投村庄》

时间: 2025-01-17 08:47:41

白草荒烟淡,苍山古道斜。

雁将天作路,雀以树为家。

日暮樵歌返,秋成社鼓挝。

村民性淳朴,留客话桑麻。

意思解释

晚投村庄

原文展示

白草荒烟淡,苍山古道斜。
雁将天作路,雀以树为家。
日暮樵歌返,秋成社鼓挝。
村民性淳朴,留客话桑麻。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日黄昏的村庄景象:荒凉的草地和淡淡的烟雾映衬着斜坡上的古道,孤雁在天空中飞翔,树上的小雀儿则在安家。傍晚时分,樵夫归来时唱着歌,村庄里的社鼓在秋天的氛围中敲响。村民们性格朴实,热情地留下客人,闲聊着桑树与麻田的事情。

注释

  • 白草:泛指枯黄的草地。
  • 荒烟淡:形容烟雾微淡,环境显得荒凉。
  • 苍山古道:古老的道路,旁边是苍翠的山。
  • 雁将天作路:大雁在空中飞行,像是在天上走路。
  • 雀以树为家:小鸟在树上筑巢,形象描绘了自然的和谐。
  • 樵歌:樵夫的歌声,代表着农村的生活气息。
  • 社鼓:村社中庆祝活动用的鼓声。
  • 桑麻:指桑树和麻田,象征着农民的日常生活。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社鼓”与农村的社祭活动有关,社祭是古代农村祭祀土地神的一种传统,体现了农民对土地的崇敬和生活的依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廷玑,清代诗人,字崇甫,号恕庵,其作品多关注自然与人文,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农业社会,诗人可能是在某个黄昏时分游历乡村,目睹了农民的生活,因而写下了这首诗。

诗歌鉴赏

《晚投村庄》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秋日黄昏的乡村画面。诗中的每一句都蕴含着浓厚的乡土气息与人情味。开篇的“白草荒烟淡”便给人以苍凉的视觉感受,接着“雁将天作路,雀以树为家”描绘了自然与生物的和谐关系,表现出一种安静与宁谧。日暮时分,樵夫的歌声响起,带来了一丝人间的温暖与生气。最后一句“村民性淳朴,留客话桑麻”则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了高潮,展现了村民的淳朴与热情,体现了人间的温情与乡村的和谐美好。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的交融,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温暖的氛围,令读者感受到乡村生活的美好与安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白草荒烟淡”:描绘了秋天的草地和轻微的烟雾,营造出一幅朦胧而又荒凉的风景。
    2. “苍山古道斜”:苍翠的山与斜坡的古道相互映衬,展现出乡村的自然环境。
    3. “雁将天作路”:孤雁在空中飞行,象征着自由与远方。
    4. “雀以树为家”:小鸟在树上栖息,表达了自然的和谐美。
    5. “日暮樵歌返”:傍晚时分,樵夫在归来,传递着生活的气息。
    6. “秋成社鼓挝”:秋天的社祭鼓声响起,展示了农村的传统文化。
    7. “村民性淳朴”:村民性格淳厚,体现了乡村的和谐氛围。
    8. “留客话桑麻”:热情的村民与客人交流日常生活,展现了人情味。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雁将天作路”用比喻表现了雁的自由。
    • 拟人:如“雀以树为家”,将鸟类的行为赋予人类情感。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日暮樵歌返,秋成社鼓挝”,增强了诗的韵律美。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乡村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情感,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赞美,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画面。

意象分析

  • 白草:象征着秋天的萧瑟与宁静。
  • 苍山:代表了自然的伟岸与永恒。
  • 雁和雀:象征着自由与归属。
  • 樵歌与社鼓:体现了农村的生活气息与传统文化。
  • 桑麻:象征着农民的生活与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主要季节是?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 D. 冬天
  2. “日暮樵歌返”中“樵”的意思是?

    • A. 渔夫
    • B. 樵夫
    • C. 农夫
    • D. 牧羊人
  3. 诗中提到的“社鼓”是指什么?

    • A. 城市的鼓声
    • B. 村庄的庆祝活动用的鼓
    • C. 学校的音乐
    • D. 游乐场的鼓声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乡村四月》韦应物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样表现了对乡村的思念,但侧重于个人情感的孤独与思乡。
  • 《乡村四月》则更注重描绘农村的生机与繁荣,体现了对乡村生活的积极向往。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刘廷玑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