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

时间: 2025-01-06 10:53:49

芳意久阑珊。

病卧江关。

绿波芳草强留欢。

盼得春来春又老,如此春寒。

风雨更漫漫。

烛灺香残。

一声笛唱念家山。

庭院无人花有泪,孤负雕栏。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浪淘沙
芳意久阑珊。病卧江关。
绿波芳草强留欢。
盼得春来春又老,如此春寒。
风雨更漫漫。烛灺香残。
一声笛唱念家山。
庭院无人花有泪,孤负雕栏。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芳香的气息已经很久淡去,我病卧在江边,绿波和芳草仍然强行留住这份欢愉。期待春天的到来,却发现春天又老去,依旧是这样寒冷的春天。风雨更加漫长,烛光摇曳,香烛的火焰也快要熄灭。听见一声笛声,想起了故乡的山川。庭院里无人,花儿流下泪水,真是辜负了这精美的雕栏。

注释:

  • 阑珊:意指渐渐衰退、淡去。
  • 江关:指的是江边的关口,这里暗含孤独和病痛的环境。
  • 绿波芳草:指江边的绿水和芳草,象征春天的美好。
  • 盼得春来春又老:表达对春天的渴望却又感叹岁月流逝。
  • 风雨更漫漫:形容天气的寒冷和漫长的等待。
  • 烛灺香残:形容烛光的微弱与香气的散去,寓意生活的无常。
  • 念家山:思念故乡的山水,表现出对故土的深切思念。
  • 孤负雕栏:指的是对美好时光的辜负,感到无奈和忧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谭献,清代诗人,作品多以抒情为主,常表现对人生、自然的感悟,情感细腻,语言优美。

创作背景:这首《浪淘沙》可能是在谭献生病期间创作的,反映了他在病痛中对春天的渴望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结合当时社会动荡,诗人内心的孤独也愈发显现。

诗歌鉴赏:

《浪淘沙》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了诗人在江边病卧时的孤寂与思念。开篇“芳意久阑珊”,便揭示了时间的流逝,事物的衰退,紧接着以“病卧江关”的景象,传达出一种无奈与孤独。这里的“江关”不仅是地理位置,更象征着诗人心灵的困境。

“绿波芳草强留欢”,用自然景象来寄托内心的欢愉,然而这种欢愉又是短暂的,随着“盼得春来春又老”的叹息,诗人感受到春天的来临并不能改变自己对时间的无奈和对往昔的怀念。接下来的“风雨更漫漫”让人感受到时光的沉重,似乎无尽的风雨正驱散着生命中的快乐。

最后几句中,笛声唤起诗人对故乡的思念,而“庭院无人花有泪”的意象则更加深刻地表达了孤独和对美好时光的无奈。整首诗在抒发个人情感的同时,也折射出普遍的人生哲理,表现了对生命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芳意久阑珊:芳香的气息已经淡去,暗示时间的流逝。
  2. 病卧江关:病重在江边,反映诗人的孤独和无助。
  3. 绿波芳草强留欢:自然的美好依旧,但无法真正留住快乐。
  4. 盼得春来春又老:期待春天的到来,却又感叹岁月的无情。
  5. 风雨更漫漫:形容漫长的等待,感受到生活的艰辛。
  6. 烛灺香残:象征生活的无常和脆弱。
  7. 一声笛唱念家山:笛声勾起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8. 庭院无人花有泪:庭院虽美,却因寂寞而显得悲伤。

修辞手法

  • 比喻:“庭院无人花有泪”比喻孤独的心情。
  • 拟人:“芳草强留欢”使草木似乎有情感。
  • 对仗:整首诗中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个人的感情为主线,表达了对春天的渴望、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对故乡的思念,深刻而细腻地反映了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依恋。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希望与生命的复苏,但在诗中却成为一种无奈的象征。
  • :代表流动的时间与空间,诗人在江边的病痛更显孤寂。
  • 笛声:寄托了对故乡的思念,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
  • 庭院:象征着美好的生活环境,但因无人而显得凄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芳意久阑珊”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春天的期待
    B. 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C. 对故乡的思念

  2. “病卧江关”中的“江关”指的是:
    A. 某个具体的地名
    B. 诗人的病痛环境
    C. 江边的风景

  3. 诗中提到的“庭院无人花有泪”表现了什么?
    A. 诗人的喜悦
    B. 诗人的孤独与无奈
    C. 诗人的希望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比如李清照在《如梦令》中同样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更注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与谭献的《浪淘沙》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唐诗宋词元曲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