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河中通判朱郎中迎母东归》

时间: 2025-01-01 12:34:02

綵衣东笑上归船,莱氏欢娱在晚年。

嗟我白头生意尽,看君今日更悽然。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河中通判朱郎中迎母东归
王安石

綵衣东笑上归船,
莱氏欢娱在晚年。
嗟我白头生意尽,
看君今日更悽然。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叫朱郎中的官员迎接母亲东归的场景。朱郎中穿着彩衣,笑着走上归船;莱氏则在晚年享受着欢乐。然而,诗人感叹自己头发已白,心中已无生意,而看到朱郎中今天的快乐,心中更添一份惆怅。


注释:

  • 綵衣:指用彩色丝绸制作的衣服,象征着美好和喜庆。
  • 东笑:指向东边微笑,形容朱郎中心情愉悦。
  • 莱氏:指朱郎中的母亲,莱氏是一个姓氏,可能指代某个特定的家庭或家族。
  • 晚年:指人生的晚期,暗示莱氏在享受晚年的快乐。
  • 白头:指年老,诗人感叹自己已经白发苍苍。
  • 生意尽:指人生的事业或理想已经结束或没有希望。
  • 悽然:形容悲伤和惆怅的样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宋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他在政治上主张变法,文学上提倡古文运动,作品多样,风格独特,常以现实主义为主。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王安石担任官职期间,反映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以及对晚年母亲快乐生活的羡慕。诗中结合个人的感受和对朋友的祝福,展现了浓厚的情感色彩。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从形式上看,采用了五言绝句的结构,整首诗在语言上简练而富有表现力,情感真挚而深刻。诗的开头通过“綵衣东笑上归船”,描绘出朱郎中在迎接母亲归来的喜悦场面,展现了一种温馨的氛围。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由此引发出对自己晚年生活的感慨,形成鲜明的对比。朱郎中在欢愉中迎接母亲,而诗人却感受到生命的无奈和惆怅,形成强烈的情感反差。

诗人以“嗟我白头生意尽”来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沉重感受,白头的意象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带着无奈与悲伤。而“看君今日更悽然”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感受,诗人不仅为自己的处境感到悲哀,也因为看到他人享受着快乐而倍感孤独和凄凉。

整首诗在构思上可见王安石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索,既有对亲情的赞美,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敏感与细腻的观察,使得这首诗在表达情感的同时,也引发读者对自己人生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綵衣东笑上归船”:描绘朱郎中身着彩衣,笑着走向归船,气氛欢快。
  2. “莱氏欢娱在晚年”:提到朱郎中的母亲莱氏,暗示她在晚年享受生活。
  3. “嗟我白头生意尽”:诗人感叹自己年华已逝,理想已无,感到失落。
  4. “看君今日更悽然”:看到朱郎中的快乐,诗人感到自己更加悲伤。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綵衣”与“莱氏”相对,形成鲜明的对比。
  • 比喻:将“白头”比作人生的终点,表现出诗人对生命的感慨。
  • 反衬:朱郎中的欢快与诗人内心的惆怅形成鲜明对比,加深情感的冲突。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亲情的珍视与对人生无常的感叹,表达了诗人对晚年生活的思考和对他人幸福的羡慕。诗人通过朱郎中的快乐,反衬出自己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展现了深沉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綵衣:象征喜庆、幸福与美好的生活。
  • 东笑:代表着乐观、欢乐的心情。
  • 白头:象征衰老、无奈与人生的结束。
  • 悽然:表达悲伤、孤独与惆怅的情感。

这些意象在诗中交织,构成了一幅人生的画卷,反映出诗人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王安石
    C. 杜甫
    D. 白居易

  2. “綵衣”在诗中象征着: A. 快乐与喜庆
    B. 忧伤与失落
    C. 贫穷与困苦
    D. 衰老与死亡

  3. 诗中提到的“莱氏”是谁的母亲? A. 王安石
    B. 朱郎中
    C. 杜甫
    D. 苏轼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春望》杜甫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1. 王安石的《送河中通判朱郎中迎母东归》与杜甫的《春望》均表现了对当下生活的感慨,但王安石更多地集中于个人情感的描写,杜甫则关注国事和民生,反映出不同的历史背景和个人经历。

  2. 王安石的作品常常带有对人生的哲思,而李白的《静夜思》则更多地体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前者内敛深沉,后者奔放豪迈。


参考资料:

  • 《王安石诗文选注》
  • 《宋代文学史》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