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夜与真上人宿韩协律宅》

时间: 2024-12-29 19:07:46

斜雪微沾砌,空堂夜语清。

逆风听漏短,回烛向楼明。

盥漱随禅伴,讴吟得野情。

此欢那敢忘,世贵丈夫名。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斜雪微沾砌,空堂夜语清。
逆风听漏短,回烛向楼明。
盥漱随禅伴,讴吟得野情。
此欢那敢忘,世贵丈夫名。

白话文翻译:

雪轻轻斜落,沾湿了台阶,空旷的堂屋里,夜晚的谈话显得格外清晰。
逆风中听见了短促的漏水声,烛光回映在楼上显得更加明亮。
洗漱时伴随着禅意,吟唱间荡漾着自然的情怀。
这样的欢愉怎能轻易忘却,世间最珍贵的莫过于有名的男子气概。

注释:

  • 斜雪:形容雪花斜着飘落,给人一种轻柔的感觉。
  • 沾砌:砌指台阶,沾表示轻微的沾湿。
  • 空堂:指空荡荡的房间,给人一种孤寂的感觉。
  • 夜语清:夜晚的谈话声清晰可闻。
  • 逆风:指风向与听者相反,声音传得短促。
  • 漏短:指水滴的声音短促而清脆。
  • 盥漱:洗漱,指洗脸、漱口等日常生活行为。
  • 禅伴:与禅修相伴,表达一种宁静的心境。
  • 讴吟:歌唱、吟诵,表达一种愉悦的情感。
  • 此欢那敢忘:这样的快乐怎能轻易忘却。
  • 丈夫名:指被世俗所重视的男子气概和名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庆馀,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他以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描写山水、田园和隐逸生活,常流露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一个雪夜,诗人与真上人一同在韩协律的宅邸中住宿。这样的环境与氛围使得诗人感受到一种宁静和愉悦,抒发了对生活的思考和对友谊的珍惜。

诗歌鉴赏:

《雪夜与真上人宿韩协律宅》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理的作品。诗人通过描绘雪夜的景象,表达了内心的宁静与欢愉。首句“斜雪微沾砌”描绘了雪花轻轻飘落的景象,给人一种清新而静谧的感觉。接下来的“空堂夜语清”则进一步反映出夜晚的宁静,诗人和友人在这样的环境中交谈,显得格外亲切。

“逆风听漏短,回烛向楼明”两句中,逆风带来的短促漏水声与烛光的明亮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细腻的氛围。同时,这也暗示了生活中的短暂与光明。接下来的“盥漱随禅伴,讴吟得野情”,诗人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了禅意,并在吟唱中得到了一种野趣,表现出一种随性而自然的生活态度。

最后一句“此欢那敢忘,世贵丈夫名”更是将诗的主题升华,表达了对真挚友谊与人生意义的珍视。整首诗以雪夜为背景,融入了禅意与自然情怀,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斜雪微沾砌:描绘了雪花轻轻落在台阶上的情景,给人以清新、宁静的感受。
  2. 空堂夜语清:夜晚的房间空旷,谈话声显得格外清晰,反映出一种安静的氛围。
  3. 逆风听漏短:在逆风中,水滴声显得短促,可能暗示着生活中的短暂与无常。
  4. 回烛向楼明:烛光照耀着楼上,象征着温暖与明亮。
  5. 盥漱随禅伴:洗漱时伴随着禅意,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和。
  6. 讴吟得野情:在吟唱中体会到自然的情趣,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
  7. 此欢那敢忘:如此的快乐怎能轻易忘却,表达了对美好时刻的珍惜。
  8. 世贵丈夫名:强调了世俗对男子气概与声名的重视。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逆风听漏短”,通过声音的短促传达出生活的瞬息万变。
  • 对仗:诗中多处出现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雪、烛光、漏水等意象交织,形成了丰富的情感层次。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雪夜的描绘,反映了诗人与友人在寂静环境中交流的欢愉,强调了对友谊和自然生活的珍视,同时也表达了对世俗名声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深刻的理解与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宁静、纯洁与自然。
  2. 烛光:代表温暖、希望与明亮的未来。
  3. 漏水声: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短暂。
  4. :体现内心的平和与对自然的敬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朱庆馀
    C. 白居易
    D. 王维

  2. 诗中提到的“盥漱随禅伴”表达了什么? A. 忙碌
    B. 宁静
    C. 激动
    D. 孤独

  3. 诗的最后一句强调了什么? A. 世间的快乐
    B. 对名声的追求
    C. 友谊的重要性
    D. 自然的美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朱庆馀的这首诗与李白的《夜泊牛津》都有描绘夜晚景象的共同点,但朱庆馀更侧重于内心宁静与友谊的珍贵,而李白则更强调旅途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