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仙游寺
石抱龙堂藓石干,
山遮白日寺门寒。
长松瀑布饶奇状,
曾有仙人驻鹤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仙游寺的景象:石头环绕着龙堂,上面长满了青苔,石头显得干枯;山峦遮住了阳光,使得寺门显得寒冷。长长的松树和飞流的瀑布呈现出奇特的景象,曾经有位仙人驻足于此,观赏着飞翔的白鹤。
注释:
- 石抱龙堂:龙堂是一种建筑,石抱指的是石头环绕着这个堂屋。
- 藓石干:藓是青苔,这里形容石头上长满了青苔,显得干枯。
- 山遮白日:山峦遮挡了阳光,因此寺门显得寒冷。
- 长松瀑布:长长的松树和飞流的瀑布,描绘自然的奇特景象。
- 仙人驻鹤看:指曾经有位仙人停留在此,观赏白鹤,暗示此地清幽,适合隐士栖息。
典故解析:
- 仙人:在中国文学中,仙人通常指道教中的神仙,象征着高洁、隐逸的生活。
- 鹤:在中国文化中,鹤被视为长寿和高洁的象征,常与仙人联系在一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庆馀,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他的诗作多表现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题仙游寺》作于诗人游览仙游寺时,受寺庙环境的启发,表达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题仙游寺》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神秘的寺庙环境,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诗的开头用“石抱龙堂藓石干”将读者带入了一个静谧的场景,石头的干枯和长满青苔的景象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沧桑。接着“山遮白日寺门寒”,通过对比的手法,营造出一种阴冷的氛围,仿佛这座寺庙被遗忘在世外,只有长松和瀑布为其增添了一丝生机。
在最后两句中,诗人提到曾经有仙人驻足于此观赏白鹤,暗示这里不仅是一个自然景观,更是一个人们向往的理想隐居之地。整首诗在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的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观的深刻观察和感悟,融合了自然与人文的美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石抱龙堂藓石干:诗句描绘了一个被石头环绕的龙堂,石头上长满青苔,显得干枯,暗示了时间的流逝。
- 山遮白日寺门寒:山峦遮挡了阳光,使得寺门显得寒冷,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
- 长松瀑布饶奇状:长松和飞流的瀑布形成奇特的自然景观,展现出环境的灵动。
- 曾有仙人驻鹤看:暗示这里曾是仙人的栖息地,寓意着清幽与高洁。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长松瀑布”和“石抱龙堂”,相对称的结构增添了诗歌的韵律感。
- 比喻:将寺庙景象与仙人相联系,增强了诗歌的意境。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仙游寺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石:象征稳重和历史的积淀。
- 山:代表高远和隐逸的理想。
- 松:象征长寿和坚韧。
- 鹤:象征高洁与长寿,常与仙人相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龙堂”是指什么?
A. 一种建筑
B. 一种动物
C. 一种神话生物 -
“山遮白日”表达了怎样的意境?
A. 明亮
B. 寒冷
C. 热闹 -
诗中提到的“仙人”象征着什么?
A. 财富
B. 隐逸与高洁
C. 权力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王维的《鹿柴》和朱庆馀的《题仙游寺》都通过自然景观表达隐逸生活的向往。两者都描绘了宁静的环境,但王维更侧重于平和与自然的交融,而朱庆馀则强调了神秘与仙人的联系。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