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 恩莲老师手绘美人图相赠小词以谢》

时间: 2025-01-06 05:01:20

清风敲竹,好梦谁延续?

隐约遥山眉黛绿,无限谢娘心曲。

池头漫理琴丝,轻寒却上罗衣。

莫问知音何在,一轮新月迟迟。

意思解释

清平乐 恩莲老师手绘美人图相赠小词以谢

作者: 周燕婷 〔当代〕


原文展示:

清风敲竹,好梦谁延续?
隐约遥山眉黛绿,无限谢娘心曲。
池头漫理琴丝,轻寒却上罗衣。
莫问知音何在,一轮新月迟迟。


白话文翻译:

清风轻轻敲打着竹子,谁来延续这个美好的梦?
远处隐约的山峦似黛眉,难以尽述我对谢娘的感激之情。
在池边惬意地拨动琴弦,轻寒悄然袭来,透过罗衣。
别问知音在哪里,一轮新月迟迟升起。


注释:

字词注释:

  • 清风: 清凉的风。
  • 敲竹: 拟人化的描写,形象地描绘风声。
  • 眉黛绿: 形容远山如眉画的绿色。
  • 谢娘: 对某位女性的尊称,表达感激。
  • 漫理琴丝: 随意拨弄琴弦。
  • 轻寒: 轻微的寒气。
  • 罗衣: 轻薄的衣物。
  • 知音: 理解自己的人。

典故解析: “知音”出自《列子·汤问》,意指能理解自己心思的人。诗中提到的“月”也常用于寄托思念与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燕婷是一位当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境著称。她的作品常常融入生活的点滴与自然的灵动。

创作背景: 此词是作者写给恩莲老师的感谢之词,表达了对老师的感激与敬仰,同时也捕捉了清晨的宁静与微寒,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清平乐》通过清风、竹林、远山等自然意象,构建出一个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空间。开头的“清风敲竹”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隐喻着诗人的内心波动。诗人用“好梦谁延续”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希望,似乎在向读者倾诉一种对流逝时光的感慨。

“隐约遥山眉黛绿”中,远山的色彩和形态给人以视觉的美感,同时也与心中对谢娘的感激之情相呼应。诗人在这里将自然与情感紧密结合,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接下来的“池头漫理琴丝”,表现了诗人在池边悠然自得的状态,琴声轻扬,似乎在诉说着心中的思绪。而“轻寒却上罗衣”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自然的冷意与人间的温情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恬淡的氛围。

结尾的“莫问知音何在,一轮新月迟迟”让人感受到一丝淡淡的忧伤与思索,似乎在问:在这广阔的世界中,能理解自己的人究竟在哪里?这一轮新月,既是自然的象征,也暗含着人心的孤独与渴望。

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细腻的观察力与深刻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清风敲竹: 表达一种清新的自然状态,象征着诗人的内心情感。
  2. 好梦谁延续: 反映对美好时光的渴望与追忆。
  3. 隐约遥山眉黛绿: 通过色彩形象传达对谢娘的敬意。
  4. 无限谢娘心曲: 表达了对谢娘的感激之情。
  5. 池头漫理琴丝: 描绘了悠闲自得的生活场景。
  6. 轻寒却上罗衣: 传达了一种触动心灵的冷意。
  7. 莫问知音何在: 反映了内心的孤独与对理解者的渴望。
  8. 一轮新月迟迟: 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期盼。

修辞手法:

  • 拟人: “清风敲竹”赋予自然以生命。
  • 对仗: 诗句间的对称结构增强了韵律感。
  • 意象: 使用自然景象传达深层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对恩莲老师的感激之情展开,同时探讨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达了对知音的渴望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清风: 代表自然的清新与心灵的宁静。
  • : 象征坚韧与高洁。
  • 遥山: 代表遥远的理想与情感寄托。
  • 琴丝: 代表音乐与情感的交流。
  • 新月: 寄托思念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清风”象征什么?

    • A. 轻松的心情
    • B. 自然的清新
    • C. 无忧的生活
    • 答案: B
  2. “莫问知音何在”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朋友的怀念
    • B. 对理解者的渴望
    • C. 对老师的感激
    • 答案: B
  3. 诗中提到的“轻寒”主要指什么?

    • A. 寒冷的天气
    • B. 心灵的冷意
    • C. 外在的环境
    •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温庭筠的《更漏子》

诗词对比: 周燕婷的《清平乐》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感悟,但周燕婷更加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而李清照则更注重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现代诗人周燕婷研究》
  • 《诗词与情感的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