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寒潭乍转,春色眉痕展。
省识幽兰开未远,一夕梦教香掩。
低徊独听莺声,恼人车马三更。
携手怕言归去,几回孤负欢盟。
白话文翻译:
寒冷的潭水微微波动,春天的气息在眉头上轻轻展开。
我隐约知道幽兰花已经不远地开放,一晚上的梦中香气弥漫。
我独自徘徊,听着黄莺的歌声,夜深时车马的喧闹让我烦恼。
携手依依却不敢提起要回去,多少次辜负了我们的欢快约定。
注释:
字词注释:
- 寒潭:指寒冷的水潭,象征孤寂。
- 眉痕:眉头的皱纹,表示思虑或心情。
- 幽兰:指兰花,常用来象征清雅和孤傲。
- 低徊:徘徊、游荡,表示心情的迷茫。
- 莺声:黄莺的叫声,象征春天的到来。
- 恼:烦恼,纠结。
- 欢盟:欢快的约定,指情感上的承诺。
典故解析: “幽兰”常常出现在古代诗词中,象征高洁的品格;而“莺声”则是春天的代表,寓意生机与希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袁克文,清代诗人,以其精致的诗风和细腻的情感著称,作品多描绘春秋景象,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相对安定之时,诗人通过描写春景和内心情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诗歌鉴赏:
《清平乐》以春天的气息作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在春夜中的思考与感悟。开头的“寒潭乍转,春色眉痕展”展示了春天的初现,诗人从静谧的潭水中感受到春天的气息,暗示着内心的期待与感伤。接下来的“省识幽兰开未远”,则通过幽兰的香气,传达出一种清新而又带有孤独感的情绪。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尤其是结尾的“几回孤负欢盟”,更是将这种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未来的迷茫。诗中的每一个意象都充满了生动的情感,宛如一幅春夜的画卷,既有春天的生机,又有情感的复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寒潭乍转:寒冷的水面开始波动,暗示春天的来临。
- 春色眉痕展:春天的气息在眉头渐渐显露,表达了期待与思念。
- 省识幽兰开未远:隐约认识到幽兰花的盛开,象征着内心的渴望。
- 一夕梦教香掩:梦中被香气笼罩,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 低徊独听莺声:徘徊聆听黄莺的歌唱,象征着孤独与渴望。
- 恼人车马三更:深夜的车马声打扰了宁静,表现出烦恼。
- 携手怕言归去:与爱人携手却不敢提及回去,反映出对美好时光的不舍。
- 几回孤负欢盟:多次辜负彼此的约定,表达了内心的遗憾。
修辞手法:
- 比喻:春色的眉痕隐喻心中的思念。
- 拟人:莺声如人般低吟,增强了诗的情感。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呈现对称美,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集中表现了对春天的向往与对美好情感的珍惜,同时也流露出内心的矛盾与无奈,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爱情的复杂感受。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寒潭:象征孤独与思考。
- 幽兰:象征高洁与内心的渴望。
- 莺声:象征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 车马:象征繁忙与烦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寒潭乍转”中的“乍转”意指: A. 突然转动
B. 缓缓流动
C. 持续不变
D. 再次转动 -
诗中提到的“幽兰”象征: A. 热情
B. 高洁
C. 低沉
D. 厄运
答案: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袁克文的《清平乐》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表现出对时光和情感的思考,但袁克文的诗更具春天的生机与孤独的交织,而李清照则更多展现出对往昔的怀念与柔情。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代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