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留题友人郊居
作者:夏竦〔宋代〕
群书架寒壁,庶事得從容。
花木移诸寺,云泉借数峰。
积阴春作雨,瘦竹老成筇。
应笑南阳士,明朝久卧龙。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安静悠闲的郊外生活状态。书籍整齐地放在寒冷的墙壁上,日常事务也能从容应对。花木被移植到寺庙,云雾和山泉借用几座山峰的美景。阴云积聚,春天的雨水渐渐落下,瘦弱的竹子已经老成了竹筒。南阳的士人应该会笑吧,明天他还要长久地卧在龙的梦中。
注释
字词注释:
- 群书:众多的书籍。
- 庶事:日常事务,琐事。
- 移诸寺:把花木移植到寺庙里。
- 云泉:云雾和泉水。
- 积阴:阴云聚集。
- 筇:竹筒,指用竹子制成的工具。
- 南阳士:指南阳的士人,这里指的是著名的卧龙诸葛亮。
典故解析:
- 南阳士:南阳士人常指诸葛亮,他以智慧和隐居闻名。诗中提到他“明朝久卧龙”,暗指他曾在隐居时梦见龙,象征着未展现的才华和潜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夏竦,字子模,号仲明,宋代人。其诗风清新,常描写田园生活,对自然有着深刻的观察与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夏竦与友人郊游之际,描述了他在自然中闲适的生活状态,反映了他对简朴而从容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调描绘了诗人对友人郊居生活的赞美。开篇通过“群书架寒壁”展示了诗人在静谧环境中与书为伴,体现了他内心的宁静与从容。接着提到“花木移诸寺”,则暗示了对自然与人文环境和谐共处的追求。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出春雨的细腻与竹子的瘦弱,赋予了自然景物以生命与情感。
最后一句提到南阳士人,既是对历史人物的致敬,也是对自身隐居生活的反思。诗人通过对比,展示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那些未能施展才华的人的同情。整体上,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群书架寒壁:在寒冷的墙壁上,书籍整齐地架放,表现出诗人沉浸在知识中的悠然自得。
- 庶事得從容:日常琐事能够从容应对,体现了诗人的淡泊名利和对生活的豁达态度。
- 花木移诸寺:将花木移植到寺院,显示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 云泉借数峰:云雾和泉水借助几座山峰的景色,描绘出自然的美丽。
- 积阴春作雨:春天的阴云聚集,带来了细雨,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 瘦竹老成筇:瘦弱的竹子已经老去,竹子象征着坚韧和长寿。
- 应笑南阳士:提及南阳士人,表现出诗人对隐士生活的理解与同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赋予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诗中用词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赋予自然景物以人的情感,使得诗歌更具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向往,表现了诗人追求简朴、宁静生活的理想与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书籍:象征知识与智慧,体现诗人的内涵。
- 花木:代表自然的美好,传达对自然的热爱。
- 云泉:象征自然的变化与生命的流动。
- 竹子:象征坚韧与长寿,体现诗人的品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南阳士”指的是谁? A) 诸葛亮
B) 李白
C) 杜甫
D) 王维 -
填空题:诗中“群书架寒壁”体现了诗人对____的热爱。
-
判断题:诗中“瘦竹老成筇”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的赞美。 (对/错)
答案:
- A) 诸葛亮
- 知识
- 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对比,夏竦的《留题友人郊居》更为简练,强调日常生活中的从容与自然的和谐,而陶渊明则更多地描绘了理想的隐逸生活。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