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陆游的《暮春》原文如下:
忙里偷闲慰晚途,春来日日在东湖。
凭栏投饭看鱼队,挟弹惊鸦护雀雏。
俗态似看花烂熳,病身能斗竹清癯。
一樽是处成幽赏,风月随人不用呼。
白话文翻译:
在忙碌中偷得片刻闲暇,慰藉我晚归的旅途。春天的日子,在东湖旁每天都在延续。
我倚着栏杆,投喂鱼儿,观看它们成群结队;用弹弓吓走鸦雀,保护小鸟。
世俗的风景犹如繁花似锦,尽管我身体欠佳,依然能与竹子相伴,清瘦如许。
这里的一樽美酒,是我独特的幽赏,风光月色随你我而来,无需呼唤。
注释:
字词注释:
- 忙里偷闲:在忙碌中找时间休息。
- 慰晚途:安慰我晚归的旅途。
- 投饭:投喂食物给鱼。
- 挟弹:用弹弓。
- 俗态:世俗的风景。
- 烂熳:繁华绚烂。
- 斗:与……对抗。
- 清癯:清瘦的样子。
- 樽:酒杯。
典故解析:
- “东湖”:指的是陆游生活的地方,象征着自然的美好与宁静。
- 诗中提到的“风月”,常用来形容自然景色与人的情感交融,强调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感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爱国者。他的作品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尤其擅长咏史、山水、田园诗,作品常带有浓厚的个人情感和时代感。
创作背景: 《暮春》创作于陆游晚年,正值南宋时期,国事衰败,陆游心系国家,常在诗中流露出对祖国的忧虑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本诗写春日的闲适与对生活的感悟,反映了他在忙碌之余对自然的珍视。
诗歌鉴赏:
《暮春》是一首表达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自然的热爱的诗作。开头两句,诗人描绘了自己在忙碌中偷得的闲暇,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珍惜。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描绘东湖的春日景象,展现了生机盎然的自然。投喂鱼儿、吓走雀鸟的细节,传达出诗人对生命的关注与保护。
在“俗态似看花烂熳”一句中,诗人巧妙地将世俗的繁华与自身的清瘦形成对比,暗示了他对物质繁华的淡然态度。他虽身处世俗,却依然保持着一份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最后两句“风月随人不用呼”,则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从容与淡泊,表达了他在自然中找到的内心安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感悟,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联:诗人忙碌之余,偷得闲暇,感受到春天的美好,表现出对生活的珍惜。
- 第二联:描绘了东湖的春景,诗人通过投喂和保护小动物,展现了对生命的关心。
- 第三联:将世俗的繁华与自身的清瘦对比,反映出诗人对物质的淡泊态度。
- 第四联:通过“一樽酒”,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享受,展现出一种洒脱和从容的生活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世俗的景象比作繁花似锦,形象生动。
- 拟人:将自然中的动物赋予了情感,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和意象上都有对仗的工整,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日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中简单、自然美好的向往,以及在繁忙生活中寻找内心平静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天:象征着生命的复苏与希望。
- 东湖:代表宁静与自然的美好环境。
- 鱼儿:象征着灵动与生机,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关怀。
- 雀雏:代表幼小生命的脆弱与可爱,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保护意识。
- 竹:象征着坚韧与清雅,反映出诗人的个性与志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忙里偷闲”指的是什么? A. 忙碌中找到乐趣
B. 忙碌中寻找休息时间
C. 忙于工作
答案:B -
“凭栏投饭”中的“投饭”是什么意思? A. 投掷食物
B. 喂养鱼儿
C. 吃饭
答案:B -
诗人对世俗繁华的态度是? A. 渴望
B. 轻视
C. 追求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相思》
诗词对比:
- 陆游的《暮春》与王维的《鸟鸣涧》都描绘了自然景象,但陆游更加强调个人情感与社会的关系,而王维则更加注重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参考资料:
- 《陆游诗集》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研究》
通过以上内容,您可以更全面地理解《暮春》这首诗的艺术魅力和深刻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