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佩令》

时间: 2025-01-06 06:52:58

玉阶秋感,年华暗去。

掩深宫、团扇无绪。

记得当时,自翦下、机中轻素。

点丹青、画成秦女。

凉襟犹在,朱弦未改,忍霜纨、飘零何处。

自古悲凉,是情事、轻如云雨。

倚么弦、恨长难诉。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解佩令
作者:晏几道 〔宋代〕

玉阶秋感,年华暗去。掩深宫团扇无绪。
记得当时,自翦下机中轻素。
点丹青画成秦女。凉襟犹在,朱弦未改,
忍霜纨飘零何处。自古悲凉,是情事轻如云雨。
倚么弦恨长难诉。

白话文翻译:

在这秋天的玉阶上,我感受到时光的流逝,岁月悄然离去。
我掩上深宫的团扇,心中却无所寄托。
记得当年,轻轻从机中剪下的素绢,
如今已如丹青中的秦女般静美。
凉爽的衣襟依旧,朱色的弦音未曾改变,
然而忍住这霜冷的纨扇,却不知何处可去。
自古以来的悲凉,情感就如轻云细雨一般。
我倚着琴弦,恨意绵长,却难以诉说。

注释:

  • 玉阶:这里指的是宫殿的台阶,象征着高贵和冷清。
  • 秋感:感受到秋天的气息,暗示时光流逝。
  • 深宫:指后宫,象征着孤独与限制。
  • 团扇:一种古代的扇子,常用于女性的装饰。
  • 丹青:古代绘画的代称。
  • 秦女:指的是美丽的女子,可能暗指古代的秦氏女子。
  • 霜纨:指在秋霜中飘零的细纱,象征着脆弱与无奈。
  • 云雨:常用来比喻情感的轻易和变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晏几道(985-1051),字仁甫,号秋水,宋代著名词人,擅长写婉约派词作。其作品多描绘爱情与离愁,风格细腻,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解佩令》写作于宋代,正值国家动荡、社会变革的时期,诗人通过个人情感抒发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反映了社会中女性的孤独和无奈。

诗歌鉴赏:

《解佩令》是一首充满秋意的词作,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表达,晏几道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的变化相结合,展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伤。词的开头以“玉阶秋感”引入,表现出一种高贵而孤寂的氛围,紧接着便是对年华逝去的感慨,给人以强烈的时间感。深宫的团扇象征着女性的孤独与无助,表达了词人内心的惆怅。

接下来的描写中,词人回忆起当年轻素的美好时光,凭此抒发对过往的怀念与对现状的无奈。这种对比增强了词作的情感深度,使得孤独的情绪愈加明显。最后的“倚么弦恨长难诉”更是将整首词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难以言表的深切思念与无奈,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玉阶秋感,年华暗去。
    描述秋天的来临,引发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2. 掩深宫团扇无绪。
    深宫的孤独感,团扇象征着内心的无所寄托。

  3. 记得当时,自翦下机中轻素。
    追忆过去的美好时光,轻素指的是柔软的丝绸。

  4. 点丹青画成秦女。
    以丹青描绘美丽的女子,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5. 凉襟犹在,朱弦未改,
    仍旧保持着过去的优雅与美丽,暗示对往昔的眷恋。

  6. 忍霜纨飘零何处。
    脆弱的纨扇在霜中飘零,象征着无奈与脆弱。

  7. 自古悲凉,是情事轻如云雨。
    说明自古以来感情的悲凉,轻易如云雨般变幻无常。

  8. 倚么弦恨长难诉。
    倚靠琴弦,情感绵长,却难以倾诉。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情感比作云雨,生动形象地表现其轻易和无常。
  • 对仗:如“凉襟犹在,朱弦未改”,形成优美的音韵。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秋天的意境和个人的情感,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爱情无奈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女性在封建社会中的孤独与无助。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玉阶:象征高贵与孤独。
  • 团扇:代表女性的柔弱与孤独。
  • 秦女:美丽的象征,寄托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 霜纨:脆弱与无奈的象征。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中悲凉的情感基调,强化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解佩令》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晏几道
    D. 苏轼

  2. 诗中“玉阶秋感”中的“玉阶”指的是什么? A. 皇宫的台阶
    B. 玉石
    C. 人的名字
    D. 秋天的气息

  3. “倚么弦恨长难诉”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爱情的快乐
    B. 对未来的期待
    C. 难以倾诉的深切思念
    D. 对生活的满足

答案:

  1. C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屈原):表达对爱情与离别的感慨。
  • 《红楼梦》中的诗词:反映相似的情感主题。

诗词对比:

  • 《钗头凤·世情薄》(陆游):同样表达了对爱情的无奈与悲凉。
  • 《无题》(李商隐):通过意象表现爱情的复杂与难以言说。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不同诗人对情感的独特理解和表现,展现了古典诗词的丰富内涵与深邃情感。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