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尅择徐吉甫》

时间: 2025-01-19 19:07:44

东望会稽山,穆陵郁岧峣。

卜壤藏剑履,伯也昭其劳。

昔者游仙人,龙耳致君王。

君家世其传,芳踵畴可量。

青囊落君手,辩语如何河。

寻云履高阜,汤汤俯长波。

朔风渺天垂,万进草离离。

安得结方轨,为君起遐思。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赠尅择徐吉甫
—— 文天祥

东望会稽山,穆陵郁岧峣。
卜壤藏剑履,伯也昭其劳。
昔者游仙人,龙耳致君王。
君家世其传,芳踵畴可量。
青囊落君手,辩语如何河。
寻云履高阜,汤汤俯长波。
朔风渺天垂,万进草离离。
安得结方轨,为君起遐思。

白话文翻译:

远望会稽山,穆陵高耸入云。
在土壤中埋藏着剑履,伯也显现出他的辛劳。
往昔游仙人,龙耳呈给君王。
君家世代相传,芬芳的足迹可追溯。
青囊落在君手中,辩才如同河流般绵延。
寻访云端高阜,滔滔江水俯瞰长波。
北风远空垂落,万物草木生机勃勃。
如何能结成方轨,让君的思绪飞扬?

注释:

  1. 会稽山:古代名山,位于今浙江省,是一个文化象征。
  2. 穆陵:指高大的山脉,形容山的巍峨。
  3. 卜壤:指在土地上,象征隐秘的地方。
  4. 青囊:指盛放书籍的袋子,象征知识。
  5. 辩语:指辩才,口才。
  6. 汤汤:形容水流大而急。
  7. 朔风:北风,象征凛冽的寒风。
  8. 方轨:比喻规则或方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文天祥(1236年-1283年),字宋瑞,号天祥,南宋末年杰出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因坚定的民族精神和高尚的品德而被后人所敬重。文天祥在抵抗元朝侵略中表现出色,最终为国殉道。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南宋灭亡前夕,文天祥虽身处乱世,但仍然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切关注,寄托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和对未来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结合对友人的祝愿,展示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和对人生的思考。开篇的“东望会稽山”引人入胜,暗示了诗人对历史的沉思与对未来的期望。接着,通过对“卜壤藏剑履”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英雄的向往与对辛劳者的敬意。

“昔者游仙人,龙耳致君王”一句,展示了历史与现实的交织,游仙人与君王之间的关系,暗示了知识与权力的结合。诗人期望友人能够继承这种传承,发扬光大。

整首诗在意象上丰富多彩,既有自然风光的描写,也有哲理的思考,构成了一幅美丽而深邃的画卷。最后,通过“安得结方轨,为君起遐思”的设问,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未来的祝福,希望他能够有更广阔的思维和人生道路。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东望会稽山,穆陵郁岧峣:描绘了壮丽的山景,象征着高远的理想。
    • 卜壤藏剑履,伯也昭其劳:暗示着潜藏于土壤中的英雄气概,表现出对劳苦大众的敬意。
    • 昔者游仙人,龙耳致君王:历史的回顾,强调知识和智慧的重要性。
    • 君家世其传,芳踵畴可量:表明传承的重要性,友人的家族有着光辉的历史。
    • 青囊落君手,辩语如何河:知识传递给朋友,期望他能言辞如流。
    • 寻云履高阜,汤汤俯长波:象征着追求理想的过程,俯瞰长河,显得豪情万丈。
    • 朔风渺天垂,万进草离离:描述了北风的萧瑟,表现出生机与希望。
    • 安得结方轨,为君起遐思:最后的设问,表达了对未来的畅想与期盼。
  2. 修辞手法

    • 比喻:诸如“青囊”比喻知识和文化。
    • 拟人:如“万进草离离”,赋予草木以生机,传达出自然的生命力。
    • 对仗:整首诗的结构较为工整,展现了古诗的对仗美。
  3. 主题思想:该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朋友的祝愿,传达出诗人对理想和知识的追求,同时对历史和未来的深思,体现了中华文化中对友谊和忠诚的重视。

意象分析:

  • 会稽山:象征高尚的理想与精神追求。
  • 青囊:象征知识和文化的积累。
  • 朔风:象征严峻的环境与挑战,但又蕴含生机。
  • 长波:比喻人生的波折与起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会稽山”代表什么?

    • A. 历史文明的象征
    • B. 自然景观
    • C. 友谊的象征
  2. “卜壤藏剑履”中的“剑履”寓意是什么?

    • A. 物质财富
    • B. 英雄气概
    • C. 知识
  3.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什么期望?

    • A. 祝福
    • B. 反思
    • C. 忧虑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发白帝城》——李白
  • 《登高》——杜甫
  • 《赠友人》——王维

诗词对比

  • 文天祥的《赠尅择徐吉甫》与李白的《早发白帝城》都表现了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理想的追求,但文天祥更侧重于历史与传承的思考,而李白则更注重个人情感的宣泄与对自由的向往。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文天祥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