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白发苏堤老妪,不知生长何年。
相随宝驾共南迁,往事能言旧汴。
前度君王游幸,一时询旧凄然。
鱼羹妙制味犹鲜,双手擎来奉献。
白话文翻译: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坐在苏堤上,不知道自己已经生活了多少年。她跟随皇帝的车队南迁,能够谈起昔日旧地的事情。前朝的君王曾经游玩此地,她在那一刻询问往事,感到伤感。她精心烹制的鱼羹味道依旧鲜美,双手捧着献给客人。
注释:
- 白发:形容老妇人的年纪大,白发苍苍。
- 苏堤:指苏州的堤岸,可能暗示美丽的景致。
- 宝驾:指皇帝的车驾。
- 南迁:指皇帝迁都或旅行的方向。
- 往事:指过去的事情。
- 旧汴:指以前的汴京,即今天的开封。
- 游幸:指皇帝出游游玩的活动。
- 凄然:形容悲伤或怅惘的情绪。
- 鱼羹:指用鱼做的羹汤,味道鲜美。
典故解析:
- 汴京:历史上是北宋的都城,象征着繁荣的过去。
- 南迁:暗示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动荡,尤其是北宋灭亡后南宋建立的历史背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本诗的作者佚名,属于宋代的作品,宋代诗歌普遍关注民生和个人情感,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特征。该诗通过描绘老妇人对往昔的追忆,体现了对历史和个人命运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反映了在政治变迁中普通人的情感与记忆。老妇人作为历史的见证者,能够借由对往事的回忆,展现出对故土的眷恋。
诗歌鉴赏:
这首《西江月》通过老妇人的视角,展现了历史变迁对个人命运的影响。诗中以“白发苏堤老妪”开篇,勾勒出一个年迈的老妇人,她的存在不仅是对自己过往岁月的回顾,更是对历史沉浮的深刻感悟。老妇人跟随“宝驾”南迁,暗示了国家的动荡与个人命运的无奈。在“往事能言旧汴”一句中,老妇人对往昔的追忆充满了情感的厚重,既有对故土的怀念,也有对时代变迁的感慨。
“前度君王游幸,一时询旧凄然”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提及,进一步加深了诗中情感的层次。老妇人对昔日君王的回忆,折射出她对曾经辉煌的渴望与对现实处境的不甘。在这份追忆中,诗人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历史背景结合,展现了人们在历史潮流中无力的挣扎与深沉的思考。
结尾处的“鱼羹妙制味犹鲜,双手擎来奉献”则通过细腻的生活细节,展现了老妇人对待生活的态度,尽管身处变迁之中,她依旧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与奉献精神。这一转折使整首诗在情感上升华,传递出了一种温暖而又沉重的生活哲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白发苏堤老妪:开篇描绘老妇人的形象,象征着岁月的流逝。
- 不知生长何年:表达了她对时间的迷茫与无奈。
- 相随宝驾共南迁:揭示了历史的变迁与自身的随波逐流。
- 往事能言旧汴:怀念过去的繁华,体现对故土的眷恋。
- 前度君王游幸:引入历史人物,增加了诗的厚度。
- 一时询旧凄然:感叹过往的辉煌与现实的落寞。
- 鱼羹妙制味犹鲜:展示老妇人生活的细节与对生活的热爱。
- 双手擎来奉献:表达了她的坚韧与奉献精神。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老妇人的形象比作历史的见证者,增加了诗的象征意义。
- 对仗:例如“鱼羹妙制味犹鲜,双手擎来奉献”使用对仗的方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老妇人的视角,展现了对历史的追忆与个人命运的无奈,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与奉献,反映了历史与个人之间的深刻关系。
意象分析:
- 白发:象征着衰老与岁月的流逝。
- 苏堤:代表着美丽的故乡与历史的积淀。
- 宝驾:象征着权力的象征与历史的变迁。
- 鱼羹:代表着生活的细致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老妇人对往事的感慨主要体现在哪一句? A. 白发苏堤老妪
B. 往事能言旧汴
C. 鱼羹妙制味犹鲜 -
“双手擎来奉献”这句表达了老妇人的什么态度? A. 对生活的绝望
B. 对生活的热爱与奉献
C. 对历史的无奈 -
诗中提到的“宝驾”指的是? A. 常规的车
B. 皇帝的车驾
C. 一种古老的交通工具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比较《西江月》与李白的《月下独酌》,两者都涉及到对往事的追忆,但《西江月》更侧重于个人与历史的关系,而《月下独酌》则更多体现个人的孤独与对生活的感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诗词鉴赏》《古典诗词概论》
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西江月》的意境与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