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二月十四日书事(二首) 作者:方孝孺 〔明代〕
斧扆临轩几砚闲,春风和气满龙颜。 细听天语挥毫久,携得香烟两袖还。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皇帝坐在高高的宝座上,书桌和砚台显得空闲,春风带着和煦的气息充满了皇帝的面容。仔细聆听皇帝的话语,长时间地挥毫书写,带着两袖的香烟归来。
注释:
字词注释:
- 斧扆:古代帝王所用的屏风,此处指皇帝的宝座。
- 临轩:指皇帝坐在高高的宝座上。
- 几砚:书桌和砚台。
- 龙颜:指皇帝的面容。
- 天语:皇帝的话语。
- 挥毫:书写。
- 香烟:指书写时熏香的烟雾。
典故解析:
- 无特定典故,主要描述皇帝处理政务的场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孝孺(1357-1402),明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号练江,浙江宁海人。他是明代初年的重要文人,以文章著称,尤其擅长写诗和散文。他的作品多表现忠君爱国之情,风格清新自然,语言简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皇帝处理政务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皇帝的敬仰和对国家安宁的期望。诗中通过描绘春风和煦、皇帝面容充满和气的景象,传达了一种和谐安宁的氛围。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皇帝处理政务的场景,展现了皇帝的威严和国家的安宁。诗中“斧扆临轩几砚闲”一句,以皇帝的宝座和书桌为背景,营造了一种庄重而宁静的氛围。“春风和气满龙颜”则进一步以春风和煦、皇帝面容充满和气的形象,传达了国家的和谐与安宁。后两句“细听天语挥毫久,携得香烟两袖还”则通过皇帝的话语和书写动作,展现了皇帝的智慧和勤政,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皇帝的敬仰和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期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国家安宁和皇帝勤政的深切期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斧扆临轩几砚闲:描绘皇帝坐在高高的宝座上,书桌和砚台显得空闲,营造了一种庄重而宁静的氛围。
- 春风和气满龙颜:以春风和煦、皇帝面容充满和气的形象,传达了国家的和谐与安宁。
- 细听天语挥毫久:通过皇帝的话语和书写动作,展现了皇帝的智慧和勤政。
- 携得香烟两袖还:以书写时熏香的烟雾为象征,体现了皇帝的勤政和作者对皇帝的敬仰。
修辞手法:
- 拟人:将春风赋予和煦的气息,使其具有温暖和生机的特质。
- 象征:香烟象征着书写和智慧,通过“携得香烟两袖还”表达皇帝的勤政和智慧。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皇帝的敬仰和对国家安宁的期望。通过描绘皇帝处理政务的场景,传达了一种和谐安宁的氛围,体现了作者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斧扆:象征皇帝的宝座和权威。
- 春风:象征和煦和生机。
- 龙颜:象征皇帝的面容和威严。
- 香烟:象征书写和智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斧扆临轩几砚闲”一句描绘了什么场景? A. 皇帝在书房读书 B. 皇帝在宝座上处理政务 C. 皇帝在花园散步 D. 皇帝在宴会上饮酒
-
诗中“春风和气满龙颜”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忧国忧民 B. 对皇帝的敬仰 C. 对战争的恐惧 D. 对自然的热爱
-
诗中“细听天语挥毫久”一句中的“天语”指的是什么? A. 皇帝的话语 B. 天上的声音 C. 诗人的自言自语 D. 大臣的建议
-
诗中“携得香烟两袖还”一句中的“香烟”象征什么? A. 书写和智慧 B. 烟雾和尘埃 C. 香料和美食 D. 烟火和战争
答案:1. B 2. B 3. A 4.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国家安宁的期望。
- 王维的《山居秋暝》:通过描绘山居的宁静景象,传达了一种和谐安宁的氛围。
诗词对比:
- 方孝孺的《二月十四日书事(二首)》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对国家安宁的期望,但方孝孺的诗更侧重于皇帝的威严和勤政,而杜甫的诗则更侧重于对国家动荡的忧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诗别裁集》:收录了方孝孺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杜甫全集》:收录了杜甫的诗作,可以与方孝孺的诗作进行对比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