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懿文皇太子挽诗八章》

时间: 2025-01-17 10:22:41

盛德临中夏,黎民望彼苍。

少留临宇宙,未必愧成康。

宗社千年恨,山陵后世光。

神游思下土,经国意难忘。

¤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盛德临中夏,黎民望彼苍。 少留临宇宙,未必愧成康。 宗社千年恨,山陵后世光。 神游思下土,经国意难忘。

白话文翻译:

伟大的德行照耀着中华大地,百姓们仰望着苍天。 即便短暂停留于这宇宙之间,也不一定会逊色于成康盛世。 宗庙社稷承载着千年的遗憾,而山陵则闪耀着后世的光辉。 灵魂游走于思念的土地,治理国家的意愿难以忘怀。

注释:

  • 盛德:伟大的德行。
  • 中夏:指中国。
  • 黎民:百姓。
  • 彼苍:指苍天。
  • 少留:短暂停留。
  • 宇宙:指天地之间。
  • 成康:指周成王和周康王,周朝的两位贤君。
  • 宗社:宗庙和社稷,指国家的重要祭祀场所。
  • 山陵:指帝王的陵墓。
  • 神游:灵魂游走。
  • 思下土:思念的土地。
  • 经国:治理国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孝孺(1357-1402),明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字希直,号逊志,浙江宁海人。他以忠诚和正直著称,因反对明成祖朱棣的篡位而被杀。方孝孺的诗文多表现其忠贞不屈的精神和对国家的深切关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为纪念懿文皇太子而作。懿文皇太子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长子,早逝,其德行和才能备受赞誉。方孝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懿文皇太子的敬仰和对国家未来的忧虑。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懿文皇太子的赞颂,展现了其伟大的德行和对国家的深远影响。诗中“盛德临中夏”一句,直接点明了懿文皇太子的德行照耀着中华大地,而“黎民望彼苍”则表达了百姓对他的深切期望。后两句“少留临宇宙,未必愧成康”则暗示了即便懿文皇太子在世时间不长,但其贡献和影响却不逊色于历史上的贤君。最后两句“神游思下土,经国意难忘”则表达了对懿文皇太子治理国家的意愿和对其精神的永恒怀念。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充分展现了方孝孺对懿文皇太子的敬仰和对国家未来的忧虑。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盛德临中夏:盛大的德行照耀着中华大地,强调懿文皇太子的德行之伟大。
  2. 黎民望彼苍:百姓们仰望着苍天,表达了对懿文皇太子的深切期望。
  3. 少留临宇宙:即便短暂停留于这宇宙之间,暗示懿文皇太子在世时间不长。
  4. 未必愧成康:也不一定会逊色于成康盛世,强调其贡献和影响不逊色于历史上的贤君。
  5. 宗社千年恨:宗庙社稷承载着千年的遗憾,暗示国家的不幸和遗憾。
  6. 山陵后世光:而山陵则闪耀着后世的光辉,强调懿文皇太子的影响将永存。
  7. 神游思下土:灵魂游走于思念的土地,表达了对懿文皇太子的永恒怀念。
  8. 经国意难忘:治理国家的意愿难以忘怀,强调其治理国家的意愿和精神。

修辞手法:

  • 比喻:“盛德临中夏”中的“盛德”比喻懿文皇太子的伟大德行。
  • 拟人:“黎民望彼苍”中的“望”赋予了黎民以人的情感。
  • 对仗:“少留临宇宙,未必愧成康”中的“少留”与“未必”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懿文皇太子的赞颂和对国家未来的忧虑。通过赞颂懿文皇太子的伟大德行和深远影响,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对国家未来的忧虑。

意象分析:

  • 盛德:象征懿文皇太子的伟大德行。
  • 中夏:象征中国,强调其德行的广泛影响。
  • 黎民:象征百姓,表达了对懿文皇太子的深切期望。
  • 宇宙:象征天地之间,暗示懿文皇太子的影响超越时空。
  • 宗社:象征国家的重要祭祀场所,承载着千年的遗憾。
  • 山陵:象征帝王的陵墓,闪耀着后世的光辉。
  • 神游:象征灵魂的游走,表达了对懿文皇太子的永恒怀念。
  • 经国:象征治理国家,强调其治理国家的意愿和精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方孝孺是哪个朝代的文学家? A. 宋代 B. 明代 C. 清代 D. 元代

  2. 这首诗是为纪念谁而作? A. 明太祖朱元璋 B. 懿文皇太子 C. 明成祖朱棣 D. 方孝孺自己

  3. 诗中“盛德临中夏”中的“盛德”指的是什么? A. 伟大的德行 B. 盛大的节日 C. 盛大的庆典 D. 盛大的宴会

  4. 诗中“少留临宇宙”中的“少留”是什么意思? A. 短暂停留 B. 少量的留存 C. 少量的停留 D. 少量的遗留

答案:

  1. B. 明代
  2. B. 懿文皇太子
  3. A. 伟大的德行
  4. A. 短暂停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方孝孺的其他诗作,如《题竹石图》等,可以进一步了解其文学风格和思想。
  • 其他明代诗人的作品,如杨慎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等,可以对比不同诗人的风格和主题。

诗词对比:

  • 方孝孺的《懿文皇太子挽诗八章》与杨慎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对比,可以发现明代诗人在表达对国家和历史的关怀时的不同手法和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方孝孺全集》:收录了方孝孺的全部诗文,可以全面了解其文学成就。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包括明代文学的特点和代表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