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汉逸人传二首》
时间: 2025-01-19 21:37:3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子陵没已久,读史思其贤。谁谓颍阳人,千秋如比肩。尝闻汉皇帝,曾是旷周旋。名位苟无心,对君犹可眠。东过富春渚,乐此佳山川。夜卧松下月,朝看江上烟。钓时如有待,钓罢应忘筌。生事在林壑,悠悠经暮年。于今七里濑,遗迹尚依然。高台竟寂寞,流水空潺湲。庞公南郡人,家在襄阳里。何处偏来往,襄阳东陂是。誓将业田种,终得保妻子。何言二千石,乃欲劝吾仕。鹳鹊巢茂林,鼋鼍穴深水。万物从所欲,吾心亦如此。不见鹿门山,朝朝白云起。采药复采樵,优游终暮齿。
白话文翻译:
子陵已经去世很久了,读史书时我思念他的贤德。谁能说颍阳人,千年之后还能与他并肩。曾听说汉朝的皇帝,也曾与他有过广泛的交往。如果对名位没有执念,面对君王也能安然入睡。东行经过富春江畔,喜爱这里的美丽山川。夜晚躺在松树下看月亮,早晨观赏江上的烟雾。钓鱼时仿佛有所期待,钓完后应忘记钓具。生活在于山林沟壑之间,悠然度过晚年。至今七里濑的遗迹依然存在。高台最终变得寂寞,流水依旧潺潺。庞公是南郡人,家在襄阳。他偏爱来往于襄阳东陂。发誓要种田养家,最终保护了妻子儿女。为何说要给我二千石的俸禄,却想劝我出仕。鹳鹊在茂密的林中筑巢,鼋鼍在深水中挖穴。万物都随心所欲,我的心也是如此。不见鹿门山,每天早晨白云升起。采药又采樵,悠闲地度过晚年。
注释:
- 子陵:指东汉隐士严光,字子陵,曾在富春江畔隐居。
- 颍阳人:指严光,因其隐居于颍阳。
- 旷周旋:广泛交往。
- 富春渚:富春江畔的地方。
- 忘筌:忘记钓具,比喻达到目的后忘记手段。
- 七里濑:地名,严光隐居的地方。
- 庞公:指庞德公,东汉末年隐士。
- 二千石:古代官职的俸禄等级。
- 鹳鹊、鼋鼍:分别指鸟类和爬行动物,象征自然界的生物。
- 鹿门山:地名,庞德公隐居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谓,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清新自然,多描写山水田园生活。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谓读《后汉逸人传》后有感而发,表达了对古代隐士严光和庞德公的敬仰,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严光和庞德公的回忆,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名利的淡泊。诗中“夜卧松下月,朝看江上烟”等句,描绘了隐士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而“名位苟无心,对君犹可眠”则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超然态度。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子陵没已久,读史思其贤”:表达了对严光的怀念和对其贤德的敬仰。
- “谁谓颍阳人,千秋如比肩”:强调严光的影响力,千年后仍被人敬仰。
- “尝闻汉皇帝,曾是旷周旋”:提及严光与汉朝皇帝的交往,显示其地位。
- “名位苟无心,对君犹可眠”:表达了对名位的淡泊态度。
- “东过富春渚,乐此佳山川”:描绘了隐居地的美丽景色。
- “夜卧松下月,朝看江上烟”:通过自然景象,展现了隐士的生活状态。
- “钓时如有待,钓罢应忘筌”:比喻隐士生活的自在与超脱。
- “生事在林壑,悠悠经暮年”:描述了隐士的生活环境和悠闲的晚年。
- “于今七里濑,遗迹尚依然”:提及严光隐居地的遗迹,表达对其的怀念。
- “高台竟寂寞,流水空潺湲”:通过自然景象,表达了时光流逝的感慨。
- “庞公南郡人,家在襄阳里”:介绍庞德公的背景。
- “何处偏来往,襄阳东陂是”:描述庞德公的活动地点。
- “誓将业田种,终得保妻子”:表达庞德公对家庭的承诺。
- “何言二千石,乃欲劝吾仕”:表达了对出仕的拒绝。
- “鹳鹊巢茂林,鼋鼍穴深水”:通过自然生物,比喻隐士的生活状态。
- “万物从所欲,吾心亦如此”:表达了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向往。
- “不见鹿门山,朝朝白云起”:描绘了隐居地的自然景象。
- “采药复采樵,优游终暮齿”:描述了隐士的日常活动和悠闲的晚年。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钓时如有待,钓罢应忘筌”中的“忘筌”比喻达到目的后忘记手段。
- 拟人:如“高台竟寂寞,流水空潺湲”中的“寂寞”赋予高台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夜卧松下月,朝看江上烟”中的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名利的淡泊。通过回忆严光和庞德公的隐居生活,诗人表达了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世俗名利的超然态度。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松下月、江上烟、林壑、七里濑、高台、流水、茂林、深水、鹿门山、白云。
- 解释:这些意象描绘了隐士生活的自然环境和宁静氛围,象征着隐逸生活的自在与超脱。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子陵”是指哪位历史人物? A. 严光 B. 庞德公 C. 张谓 D. 汉皇帝
- “夜卧松下月,朝看江上烟”描绘了什么样的生活状态? A. 忙碌的都市生活 B. 宁静的隐居生活 C. 热闹的市集生活 D. 紧张的官场生活
- 诗中“名位苟无心,对君犹可眠”表达了什么样的态度? A. 对名位的追求 B. 对名位的淡泊 C. 对君王的敬畏 D. 对君王的依赖
- “钓时如有待,钓罢应忘筌”中的“忘筌”比喻什么? A. 忘记目的 B. 忘记手段 C. 忘记时间 D. 忘记地点
答案:1. A 2. B 3. B 4.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孟浩然的《夜归鹿门山歌》、王维的《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 诗词对比:孟浩然的《夜归鹿门山歌》同样描绘了隐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与张谓的这首诗有相似的主题和意境。
参考资料:
- 推荐书目:《全唐诗》、《中国古代隐逸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