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观里韩风子,无心似有灵。
绕廊时自语,扪虱故忘形。
午暴松檐暖,晨餐柏叶青。
客来知有馈,迎笑立中庭。
白话文翻译:
在观里,韩风子似乎没有心思,却又似乎有灵性。他在绕着廊子时自言自语,抓虱子时竟忘了自己的形象。午后的阳光照在松树的檐下温暖如春,早晨的餐食是青色的柏叶。客人来时知道有馈赠,迎接的笑容在中庭中显得格外亲切。
注释:
- 观里:指的是道观或寺庙的地方。
- 韩风子:可能是指韩愈,文人雅士的代称。
- 无心似有灵:形容韩风子虽然心无旁骛,却似乎有灵气。
- 扪虱:抓虱子,形容专注于小事情。
- 午暴:午后的阳光。
- 松檐:松树的屋檐,形容环境。
- 晨餐柏叶青:早上吃的柏树的青叶,强调自然的饮食。
- 知有馈:知道有礼物送来。
- 迎笑立中庭:在院子中微笑迎接来客。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叶绍翁,字梦得,号听雨,宋代诗人,以写景抒情见长,作品多表现自然风光及人文情怀。
- 创作背景:该诗作成于一个闲适的午后,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状态与自然环境,反映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自始至终透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气息。诗中描绘的韩风子仿佛是一个隐士,他的行为举止透露出对世俗的淡泊与洒脱。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人独处时的自在与宁静:他自言自语,忘却外界的纷扰,抓虱子的小动作也充满了生活的乐趣。午后的阳光与清晨的柏叶,营造出一种自然与和谐的氛围,使人感受到与自然的亲密接触。
而当客人来访时,诗人又让我们看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交流,这种对比加深了作品的层次感。诗歌不仅表现了隐士的独立与自足,也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友好与互馈,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乡愁与人情味。整体来看,诗歌展现了一个理想的隐逸生活,既有独处的安宁,也有朋友的温情,是对简单生活的真实向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观里韩风子:引入主角,设置场景。
- 无心似有灵:描绘个性,暗示内心的深邃。
- 绕廊时自语:表现孤独中的自我对话。
- 扪虱故忘形:展现生活中的随性与放松。
- 午暴松檐暖:描绘自然环境的舒适。
- 晨餐柏叶青:反映简单的饮食习惯。
- 客来知有馈:表达对友情的珍视。
- 迎笑立中庭:突出人情温暖,结束语气温馨。
-
修辞手法:
- 拟人:赋予“无心似有灵”以灵性,使人物显得更为生动。
- 对仗:如“午暴松檐暖,晨餐柏叶青”,增强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情谊。
意象分析:
- 韩风子:象征隐士及文人。
- 松檐:自然的庇护与温暖。
- 柏叶:生命的简约与自然的馈赠。
- 中庭:象征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交流。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韩风子”可能指的是哪个类型的人物?
- A. 武将
- B. 隐士
- C. 商人
- 诗人在描述午后的环境时使用了哪个意象?
- A. 杨柳
- B. 松檐
- C. 桃花
- “迎笑立中庭”中,诗人描绘了哪种情感?
- A. 冷漠
- B. 温暖
- C. 忧伤
- 诗中提到的“韩风子”可能指的是哪个类型的人物?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鹿柴》
-
诗词对比:
- 叶绍翁与王维的自然诗歌对比,二者都表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情之暖,但王维更注重自然景象的描绘,而叶绍翁则更侧重于人与人之间的互动。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