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同省中诸友游天坛道院》

时间: 2025-01-01 13:01:51

雨馀秋色满金台,九日聊因选胜来。

紫陌马行苔径滑,仙源犬吠竹门开。

登高几负茱萸约,对客频倾竹叶杯。

既醉回瞻天阙近,九重佳气郁三台。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雨馀秋色满金台,
九日聊因选胜来。
紫陌马行苔径滑,
仙源犬吠竹门开。
登高几负茱萸约,
对客频倾竹叶杯。
既醉回瞻天阙近,
九重佳气郁三台。

白话文翻译:

雨后秋色洒满金台,
重阳佳节我们相聚游玩。
紫色小路上马蹄踏过,
仙源竹门开犬声吠叫。
爬高了几次背负着茱萸的约定,
与朋友们频频举杯竹叶酒。
酒醉后回头望天阙近在咫尺,
九重的佳气笼罩着三台。

注释:

  1. 雨馀:雨后,指雨过之后的景象。
  2. 金台:指高地或台阶,金色的台阶寓意华美。
  3. 九日:指重阳节,即农历九月初九。
  4. 紫陌:指紫色的小路,形容道路的美丽。
  5. 马行:骑马行走。
  6. 苔径:长满苔藓的小路,路面滑。
  7. 仙源:指神仙的源头,传说中的仙境。
  8. 犬吠:狗吠声。
  9. 茱萸:一种植物,重阳节时人们佩戴以祈求平安。
  10. 竹叶杯:用竹叶盛酒的杯子。
  11. 天阙:天上的宫阙,指天庭。
  12. 九重佳气:九重天的美好气息,寓意天上人间的和谐美。

典故解析:

重阳节(九月初九)是中国传统节日,古时人们认为这一天有长寿的寓意。茱萸在重阳节时佩戴,象征着驱邪避祸。诗中提到的“九重佳气”,源于道教文化,象征着仙气和神圣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郭谏臣,明代诗人,以山水诗和咏怀诗著称,风格清新脱俗,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友谊的珍视。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重阳节,诗人和友人游玩天坛道院,借此节日抒发对友谊的珍视和对自然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重阳节与友人游玩天坛道院的情景,诗人运用细腻的描写与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深厚的友谊和自然的美好。开头两句描绘了秋雨后的景象,金台上的秋色让人感受到季节的变化和生命的美好。接着,诗人通过对骑马与狗吠的描写,生动地勾勒出游玩的情景,表现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

“登高几负茱萸约”,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承诺与期待,重阳节的习俗让这份情感更显珍贵。后面的“对客频倾竹叶杯”,则是诗人与朋友们举杯共饮的欢愉,传达出一种友谊的温暖与团圆之意。最后两句,诗人醉意朦胧中回望天阙,既是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也暗含了对更高理想的追求,展现出一种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雨馀秋色满金台”:雨后,金台上充满了秋天的色彩。
  2. “九日聊因选胜来”:重阳节所以特意选择了这样的美景来游玩。
  3. “紫陌马行苔径滑”:在紫色的小路上骑马,路面因为苔藓而显得滑。
  4. “仙源犬吠竹门开”:在仙境般的源头,狗在吠叫,竹门也开了。
  5. “登高几负茱萸约”:爬高的过程中多次背负着茱萸的约定。
  6. “对客频倾竹叶杯”:不断地对着客人倾倒竹叶酒杯。
  7. “既醉回瞻天阙近”:醉酒后回头看,天上的宫阙似乎就近在眼前。
  8. “九重佳气郁三台”:九重天的美好气息笼罩着三台山。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雨馀秋色”和“九日聊因”两句之间的对称。
  • 比喻:将天阙与友谊、自然的气息联结,寓意深远。
  • 意象:如“茱萸”、“竹叶杯”等意象,表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主题思想:这首诗表现了重阳节游玩的快乐,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友谊的珍贵与高洁的理想追求。

意象分析:

  • 金台:象征着高处的美好景致。
  • 茱萸:象征着长寿与健康。
  • 竹叶杯:象征着友谊与欢聚。
  • 仙源:象征着理想与超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自然景色
    B. 友谊与团聚
    C. 生活烦恼

  2. “九日”指的是哪个节日? A. 春节
    B. 中秋节
    C. 重阳节

  3. 诗中提到的“茱萸”象征什么? A. 美丽
    B. 长寿
    C. 财富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唐代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苏轼的《赤壁赋》

诗词对比: 王维的作品同样描写了重阳节的情景,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而郭谏臣的诗则更侧重于友谊与自然的交融,呈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与风格。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明代诗人研究》
  • 《重阳节文化与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