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今年重九日,舟楫次兰谿。
怀古心虽壮,登高思却迷。
山空分向背,木落尽高低。
多少覉栖恨,寒猿断续啼。
白话文翻译:
今年的重阳节,我乘船来到兰溪。
心中怀念古人虽有豪情,登高望远却感到迷惘。
山岭空旷,方向难以分辨,树木已经落尽,层高层低。
有多少怨恨在心头,寒猿在山间时断时续地啼叫。
注释:
字词注释:
- 重九日:指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
- 舟楫:船只。
- 兰谿:指兰溪,地名。
- 怀古:怀念古代的人和事。
- 思却迷:思绪却迷惘。
- 向背:指山的背面和正面。
- 覉栖:指栖息,停留。
- 寒猿:寒冷季节中的猿猴。
典故解析:
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源于古代的“重阳”习俗,包括登高、赏菊等。古代文人常在重阳节吟咏,怀古抒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多以抒情和怀古为主,风格细腻而富有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重阳节,诗人乘舟游览兰溪,在感受节日气氛的同时,发出对古人的追忆与感慨,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诗歌鉴赏:
《九日》是一首充满淡淡忧伤的抒情诗。诗人赵蕃在重阳节这一天,乘舟而行,登高远望,虽然心中怀有对古人的崇敬与向往,但同时也感受到时光流逝带来的迷惘与孤独。诗的开头描绘出重阳节的氛围,舟楫轻荡,仿佛在享受这宁静与美好的时光。然而,随着诗意的深入,诗人开始反思过往,怀古的情怀让他心中充满壮志,但实际的景象却让他迷失。山空分向背,象征着对未来迷茫的无奈,木落尽高低,则暗示着生命的消逝与无常。
最后两句“多少覉栖恨,寒猿断续啼”更是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猿啼声传递出来的孤独与惆怅,正是对人生无常的感叹与对过往的无尽思念。整首诗在清晰的意象中交织出一种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对历史的思考,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今年重九日,舟楫次兰谿。
描述诗人于重阳节乘舟游览兰溪,设定了时间和地点,营造出节日的氛围。 -
怀古心虽壮,登高思却迷。
虽然对古代的怀念热情高涨,但在登高时却感到迷茫,反映了内心的矛盾。 -
山空分向背,木落尽高低。
山的空旷使得方向难以辨别,树木的凋零象征着生命的变化,描绘出自然的萧条。 -
多少覉栖恨,寒猿断续啼。
表达了诗人心中的怨恨与孤独,寒猿的啼叫增添了悲凉的气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寒猿”象征着孤独与思念。
- 对仗:如“山空分向背,木落尽高低”,展现了诗歌的韵律美。
- 拟人:赋予寒猿以情感,使其声声啼叫传递出诗人的内心感受。
主题思想:
整首诗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与对历史的感怀,表达出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往昔的眷恋,情感深沉而细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重九日:象征着传统与节日的文化内涵。
- 舟楫:代表着游历与探索的心情。
- 寒猿:象征孤独和对故人的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重阳节的日期是农历几月几日? A. 八月十五
B. 九月初九
C. 十月一日
D. 十二月二十五 -
诗中提到的“兰谿”指的是哪个地方?
A. 山水
B. 兰溪
C. 江河
D. 湖泊 -
诗中“寒猿断续啼”传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孤独
C. 愤怒
D. 平静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诗词对比:
- 杜甫《登高》:同样描绘了重阳节的情感,表现了对人生的感慨,情感更为激昂。
-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同样在重阳节中表达对亲人的思念,情感更为温馨而浓厚。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