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同诸贤登高甘泉山 其一》

时间: 2025-01-01 13:32:39

名节寻名山,四美兼二难。

不知循去步,已历翠微间。

独立在物表,高视乎尘寰。

斯人苦长勤,时去未知还。

高歌发长啸,连山起雾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名节寻名山,四美兼二难。
不知循去步,已历翠微间。
独立在物表,高视乎尘寰。
斯人苦长勤,时去未知还。
高歌发长啸,连山起雾烟。

白话文翻译:

我在寻访著名的山岳,追求那四美(品德、才能、容貌、气节)却又难以获得。
不知道自己走过多少步,已经穿越了那翠绿的山间。
我独自立于山顶,俯视着世间的尘埃。
这位志士勤勉而又痛苦,时常离去却不知何时才能再归。
高歌一曲,发出长啸,连绵的山脉上升起了雾霭。

注释:

  • 名节:指名声和节操。
  • 四美:古代对一个人理想品质的四个方面的称赞。
  • 翠微:形容青绿的山峦。
  • 物表:指自然界的表面。
  • 尘寰:尘世。
  • 斯人:指诗中所提到的志士或高人。
  • 苦长勤:形容勤奋而艰辛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湛若水(生卒年不详),明代诗人,因其诗文清新脱俗,颇具个人风格而受到盛赞。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重阳节,诗人和友人登高,借景抒发对人生的感悟与追求,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和对世俗尘埃的超然。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登高所见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首联“名节寻名山,四美兼二难”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追求名节与理想的艰难。接着,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将内心的情感与外界的景象结合在一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人立于山顶,俯视尘世,表现了对世俗生活的超脱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最后,长啸声中,诗人似乎在与自然对话,展现了他追求自由和理想的坚定决心。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使人感受到一种高远的精神追求和对人生的哲理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名节寻名山:诗人追求名声与高尚的节操,寻找名山。
    2. 四美兼二难:追求四种美好品质却又难以实现。
    3. 不知循去步:行走中不知已经走了多远。
    4. 已历翠微间:已穿越了青翠的山间。
    5. 独立在物表:在山顶独自站立。
    6. 高视乎尘寰:俯视世俗的尘埃。
    7. 斯人苦长勤:那位志士辛劳而苦恼。
    8. 时去未知还:不知何时才能归来。
    9. 高歌发长啸:高声歌唱并长啸。
    10. 连山起雾烟:连绵的山上升起了雾气。
  • 修辞手法:本诗运用了比喻、对仗等手法,增强了诗的艺术效果。例如“高视乎尘寰”通过对比,表现了诗人超然的境界。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对世俗的超脱,以及对自然的热爱,体现了人文精神和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 名山:象征理想与追求。
  • 翠微:代表自然的美好与生命的活力。
  • 尘寰:象征世俗的繁杂与琐碎。
  • 长啸:象征个体的情感宣泄与追求自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四美”指的是哪四种品质? a) 诚实、勇敢、智慧、美丽
    b) 品德、才能、容貌、气节
    c) 友爱、真诚、智慧、勇气

  2. 诗人在高歌时产生了什么自然现象? a) 雨雪
    b) 雾烟
    c) 雷电

  3. 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态度是? a) 热爱
    b) 超然
    c) 无所谓

答案

  1. b) 品德、才能、容貌、气节
  2. b) 雾烟
  3. b) 超然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湛若水的《九日同诸贤登高甘泉山》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描绘了自然美,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但湛若水更加突出个人的情感与哲理思考,而王维则更注重自然景色的写实与宁静。两者在风格和情感上各有千秋,体现了不同的艺术追求。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经·楚辞与唐诗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