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措 端午》

时间: 2024-09-19 20:45:42

满城箫鼓竞□花。

今岁数谁家。

续命鬓边绿缕,照人窗下榴花。

蒲觞吊屈,痴儿呆女,尽也由它。

谁放潇湘恨水,年年流遍天涯。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满城箫鼓竞花。今岁数谁家。续命鬓边绿缕,照人窗下榴花。蒲觞吊屈,痴儿呆女,尽也由它。谁放潇湘恨水,年年流遍天涯。

白话文翻译:

整个城市都在热闹地庆祝端午,花香四溢。今年谁家在欢庆呢?鬓边的绿缕象征着长寿,窗下的石榴花正在盛开。端午节的酒杯中,吊着屈原的灵魂,平日里那些痴情的儿女们,尽管如此也无所谓。是谁放走了潇湘的恨水,这思念的情绪年年都在天涯流淌。

注释:

  • 箫鼓:乐器,指节日庆祝时所用的乐器。
  • 续命:长寿的意思,暗指端午节的习俗。
  • 绿缕:用以象征长寿的草绳。
  • 榴花:石榴花,象征繁荣和美好。
  • 蒲觞:指用蒲草制作的酒杯,古人常用来祭奠。
  • :指屈原,古代楚国的诗人。
  • 潇湘:指湘江,寓意思念和离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庄盘珠,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以其清丽的诗风和细腻的情感著称。其作品多描写节令和民俗,展现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情景。

创作背景: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庄盘珠在此诗中通过描绘节日的热闹场景,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屈原的缅怀。

诗歌鉴赏:

《朝中措 端午》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端午节的热闹场景,诗人在满城欢庆的氛围中,表达了对节日的生动刻画和对历史人物屈原的深切怀念。诗的开头“满城箫鼓竞花”,生动地描绘出节日的热烈气氛,乐器声声,花香四溢,令人感受到浓厚的节庆气息。而接下来的“今岁数谁家”,则引入了对当下的思考,增添了一丝生活的气息。

“续命鬓边绿缕,照人窗下榴花”,通过意象的对比,体现了长寿和繁荣的美好愿望,也暗含了对生活的热爱。尤其是“蒲觞吊屈”,将屈原的忧愁与节日的欢庆相结合,展现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与文化的传承。最后一句“谁放潇湘恨水,年年流遍天涯”,表达了诗人对离愁别绪的深刻感受,仿佛在诉说着时代的变迁和情感的永恒。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节日的欢庆,又不失对历史的沉思,展现了庄盘珠对生活的独特见解与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满城箫鼓竞花:描绘节日的热烈场景,乐器声和花的美丽交相辉映。
  2. 今岁数谁家:转入对现实的思考,询问今年的庆祝活动属于哪个家庭。
  3. 续命鬓边绿缕:用绿色的缕绳象征长寿,展现对健康的祝愿。
  4. 照人窗下榴花:窗下的石榴花,象征着祝福和繁荣。
  5. 蒲觞吊屈:用酒杯祭奠屈原,表达对他的怀念。
  6. 痴儿呆女,尽也由它:对那些痴情儿女的淡然,表达对情感的释然。
  7. 谁放潇湘恨水:强调思念的情感,潇湘水流淌象征着对故人的怀念。
  8. 年年流遍天涯:表达情感的永恒与思念的无处不在。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绿缕”比喻长寿,用“潇湘恨水”寄托情感。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丰富的意象如“箫鼓”、“榴花”等,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端午节展开,表现了对传统文化的珍视与对屈原的怀念,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的思考,深刻而富有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箫鼓:象征节日的热烈与欢庆。
  2. 绿缕:象征长寿与健康。
  3. 榴花:象征繁荣与美好。
  4. 蒲觞:象征祭奠与历史的沉重。
  5. 潇湘恨水:象征思念与离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绿缕”象征什么?

    • A. 美丽
    • B. 长寿
    • C. 爱情
  2. “蒲觞吊屈”中的“屈”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 A. 李白
    • B. 杜甫
    • C. 屈原
  3. 诗人通过“潇湘恨水”传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欢庆
    • B. 思念
    • C. 愤怒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端午日赐衣》
  •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诗词对比:

  1. 庄盘珠 vs 杜甫

    • 庄盘珠的诗更侧重于节日的欢庆与人文关怀,而杜甫则通过端午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2. 庄盘珠 vs 苏轼

    • 苏轼的诗作常带有哲理性思考,而庄盘珠则更注重节日的生活气息和情感的细腻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人传记》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端午节文化与习俗》

以上内容提供了对《朝中措 端午》的深刻解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意境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