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零二首 其九十二》
时间: 2025-01-04 09:17:1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庄上吃油糍,鬼精魂罢休拈弄。
雁影沉寒水,穷伎俩何用施呈。
虽云博饭栽田,何似归堂向火,
静悄悄,暖烘烘。
不劳共话无宾主,衲被蒙头万境空,
死水何曾有活龙。
白话文翻译:
在乡村吃油炸糍粑,鬼魂精灵已经停下玩弄的把戏。
大雁的影子沉浮在寒冷的水面上,穷尽伎俩又有何用呢?
虽然说是博饭和种田,但不如回到家里围着火炉,
静悄悄的,暖烘烘的。
无须劳神去谈论宾主之事,僧侣的被子蒙住头,万物皆空,
死水之中何曾有活龙?
注释:
- 油糍:一种油炸的年糕,通常为圆形,口感松软。
- 鬼精魂罢:指鬼怪精灵停下了自己的活动。
- 雁影:大雁飞过时在水面上投下的影子。
- 博饭:指用饭来招待客人。
- 归堂向火:回到家中,围着火炉取暖。
- 衲被:僧侣使用的被子。
- 死水:静止不动的水,形容没有生气。
典故解析:
此诗中无明显的典故引用,但在意象的运用上,反映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自然。同时,诗中的“死水”和“活龙”可以引申为对生命与活力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释绍昙,宋代高僧,其诗作多表现出对生活的哲理思考与对自然的观察。他的诗风朴实无华,常常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反映深刻的哲理。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一个宁静的乡村环境,表达了对生活简单快乐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对世俗繁华的超然态度。诗中通过对乡村生活的描写,表现出一种清净与自然的状态。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乡村的日常场景,表达出一种对平淡生活的珍视和对自然的向往。开头的“庄上吃油糍”,让人感受到一种乡土气息,接着“鬼精魂罢休拈弄”,则引入了一种神秘的氛围,仿佛在暗示生活中的某些幻影和虚无。在诗的中段,作者通过“雁影沉寒水”传达出一种孤独的意境,暗示着生活中隐藏的无奈与无聊,随之而来的是对传统农业生活的反思。
下半部分的“虽云博饭栽田,何似归堂向火”,则表现了一种对家庭温暖的渴望与追求,强调了在外忙碌与回归家庭之间的选择。最后的“死水何曾有活龙”,则是对生存状态的哲学思考,表现出一种对生命活力的深层反思。
整首诗风格简洁,却蕴含丰富的哲理与情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庄上吃油糍:乡村中,吃着油炸的糍粑,生活简单。
- 鬼精魂罢休拈弄:鬼怪的精灵已经停止了嬉闹,暗示着一种平静。
- 雁影沉寒水:大雁的影子在冰冷的水面上漂浮,显得孤寂。
- 穷伎俩何用施呈:即使用尽所有的技艺,也无法改变现状。
- 虽云博饭栽田:虽然说是忙于招待与耕作。
- 何似归堂向火:不如回到家中围着火炉取暖。
- 静悄悄,暖烘烘:环境安静而温暖,营造出温馨的家庭氛围。
- 不劳共话无宾主:不需要去讨论宾客主人之事,表达了无关世俗的态度。
- 衲被蒙头万境空:僧侣蒙着被子,心中一片空灵。
- 死水何曾有活龙:静止的水中何来活泼的龙,表达了对生机的渴望与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活的状态比喻为“死水”,与“活龙”形成对比,强调生机的重要。
- 拟人:赋予鬼精魂以人性,增强了诗的神秘感。
- 对仗:诗句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乡村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平淡生活的珍视与对自然的向往。诗人在简单的日常中找到了内心的宁静与和谐,强调了家与温暖的重要性,以及对世俗繁华的超然态度。
意象分析:
- 油糍:象征着乡土与质朴的生活。
- 鬼精魂:代表世俗生活中的幻影与虚无。
- 雁影:象征孤独与自然的变化。
- 归堂向火:象征家庭的温暖与归属感。
- 死水:象征静止与缺乏生气的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庄上吃油糍”中,“油糍”指什么?
- A. 一种糕点
- B. 一种水果
- C. 一种杂粮
-
“死水何曾有活龙”表达了什么样的观点?
- A. 生机的重要性
- B. 对死亡的恐惧
- C. 对水的赞美
-
诗中提到的“鬼精魂”主要是指什么?
- A. 真正的鬼魂
- B. 对生活的虚幻追求
- C. 存在的超自然现象
答案:
- A. 一种糕点
- A. 生机的重要性
- B. 对生活的虚幻追求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 李白
- 《春晓》 - 孟浩然
- 《山中杂诗》 - 王维
诗词对比:
- 《春晓》与《偈颂一百零二首 其九十二》:两首诗均描绘了自然景象,但前者注重春天的生机与希望,后者则强调了对平淡与内心宁静的追求。
- 《静夜思》与《偈颂一百零二首 其九十二》:李白的作品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而释绍昙的诗则表达了对生活的反思与超然态度。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华古典诗词解析》
- 《释绍昙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