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岁暮书事呈元珍表臣》

时间: 2025-01-06 11:18:10

萧条鸡犬乱山中,时节峥嵘忽已穷。

游女髻鬟风俗古,野巫歌舞岁年丰。

平时都邑今为陋,敌国江山昔最雄。

荆楚先贤多胜迹,不辞携酒问邻翁。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夷陵岁暮书事呈元珍表臣
作者: 欧阳修 〔宋代〕

萧条鸡犬乱山中,
时节峥嵘忽已穷。
游女髻鬟风俗古,
野巫歌舞岁年丰。
平时都邑今为陋,
敌国江山昔最雄。
荆楚先贤多胜迹,
不辞携酒问邻翁。

白话文翻译

在萧条的山中,鸡犬乱鸣,
时光荏苒,转眼已近年末。
游女的发髻和风俗依然古老,
乡野的巫师在丰收的年头歌舞。
往日繁华的城市如今显得简陋,
敌国的江山曾经是那么雄伟。
荆楚的先贤留下了许多胜迹,
我不辞辛劳,携酒去问邻翁。

注释

  • 夷陵:指今湖北省夷陵区,是诗人所居之地。
  • 髻鬟:古代女子的发型。
  • 野巫:指乡间的巫师,通常与民间信仰和祭祀活动有关。
  • 荆楚:指古代楚国(今湖北一带),文化源远流长。
  • 胜迹:指历史上著名的遗迹、事迹。

典故解析

荆楚先贤多胜迹:荆楚地区历史悠久,众多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诗人提到这些胜迹,显示出对前贤的敬仰和对文化传承的关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他在文学上提倡“古今并重”,是“唐宋派”的代表之一,擅长诗词、散文,尤其以散文见长。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年末时节,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乡村生活的思考。在社会动荡的背景下,诗人通过对比,反映了对过去繁华的怀念与对当下生活的认知。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乡村与城市、古代与现代、丰收与萧条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悟。开头几句描绘了鸡犬相闻的农村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萧条的氛围。这种景象不仅反映了时代的变迁,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接着,诗人提到游女和野巫,象征着古老的风俗与文化,显示出对传统的珍视与怀念。

通过对城市的“陋”与敌国“雄”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国家兴衰的感慨,更突显出对历史的思考。最后提到荆楚的先贤,诗人以酒问邻翁的形象,传递出一种对历史的敬畏与对生活的热爱,体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整首诗情感丰富,层次分明,既有对现实的反思,也有对历史的追溯,展示出欧阳修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萧条鸡犬乱山中:描绘了一个安静而略显萧条的乡村,鸡犬之声相互交杂,展现出一种自然的乡村气息。
  2. 时节峥嵘忽已穷:时光荏苒,年末近在眼前,表达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3. 游女髻鬟风俗古:通过游女的古老发髻,反映出当地传统文化的延续。
  4. 野巫歌舞岁年丰:在丰收的年头,乡间的巫师依然在进行祭祀和庆祝,体现出民间的信仰与生活。
  5. 平时都邑今为陋:对比过去繁华的城市,如今显得简陋,反映出社会的变迁。
  6. 敌国江山昔最雄:提及敌国的壮丽山河,暗示对国家的忧虑与对历史的思考。
  7. 荆楚先贤多胜迹:对荆楚地区历史文化的敬仰,感叹先贤的伟业。
  8. 不辞携酒问邻翁:表达出诗人愿意与邻居畅谈,共同回忆历史的愿望。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对乡村和城市、古代和现代的对比,增强了诗的层次感和情感深度。
  • 象征:游女和野巫象征着传统文化和民间信仰,富有象征意义。
  • 排比:如“平时都邑今为陋,敌国江山昔最雄”,增强了语势和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乡村生活的思考,以及对历史文化的敬仰。通过对比和象征,展现出对繁华往昔的怀念与对现实的认知,传递出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鸡犬:象征乡村的生活气息和宁静。
  • 游女:代表古老的风俗与传统女性角色。
  • 野巫:象征着民间信仰和地方文化。
  • :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对历史的追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主要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A. 城市的繁华
    B. 乡村的宁静
    C. 战争的惨烈
    D. 自然的壮丽

  2. 诗中提到的“游女髻鬟”主要反映了什么? A. 现代的发型
    B. 古老的风俗
    C. 城市的时尚
    D. 战争中的女性

  3. 诗人携酒问邻翁的意义是? A. 表达对酒的喜爱
    B. 对历史的追忆和对话
    C. 反映孤独的生活
    D. 说明邻居的富裕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夜忆舍弟》:杜甫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对时间流逝和亲情的思考,但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流露。
  • 《静夜思》:描绘了思乡之情,更具个人化的情感,而《夷陵岁暮书事》则更关注历史和文化的延续。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诗经选读》
  • 《欧阳修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