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擎天一柱锁崖嵬,
六洞烟云亦异哉。
更有泉飞漱寒玉,
不妨频为此山来。
白话文翻译:
这座山如同擎天的柱子,锁住了陡峭的崖壁,
六个洞穴间的烟云也显得格外奇异。
更有清泉飞流而下,洗涤着寒玉,
不妨常常来此山游玩。
注释:
- 擎天:高高举起,形容山的高大。
- 一柱:指的是一根高耸的山峰。
- 锁崖嵬:用“锁”字形象地描绘山峰与崖壁的关系,嵬指陡峭的样子。
- 六洞:指山中有六个洞穴。
- 烟云:云雾缭绕,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
- 泉飞漱寒玉:泉水飞流而下,洗涤着清凉如玉的水。
- 不妨:可以,不妨碍。
典故解析:
- 六洞:可能指代某些著名的山洞,象征着自然的奇观。
- 寒玉:暗指水的清澈和冰凉,形容泉水的美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施枢,宋代诗人,擅长山水诗,其作品常以自然景观为主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融合了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创作于施枢游览某座名山时,表达他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向往,体现了诗人对山水的热爱以及渴望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情感。
诗歌鉴赏:
施枢的《天柱峰》以其独特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山的雄伟与自然的奇妙。诗的开头“擎天一柱锁崖嵬”,形象地描绘了这座山的巍峨高耸,仿佛是一根支撑天空的柱子,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接着提到的“六洞烟云”,让人联想到山中深邃的洞穴,云雾缭绕,增强了诗的神秘感。尤其是“更有泉飞漱寒玉”,以泉水的清澈与寒冷,象征着山的纯洁与美丽,仿佛在邀请读者亲身体验这份清新。整首诗运用简练的语言,描绘出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令人向往。诗人通过对自然的热爱,表达了对生活的热情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展现了宋代文人对山水的深厚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擎天一柱锁崖嵬:这句描绘了山的形象,强调其高耸与坚固,给人一种不可动摇的感觉。
- 六洞烟云亦异哉:描绘了山中洞穴的神秘与变化,烟云的出现增添了诗的层次感。
- 更有泉飞漱寒玉:泉水如飞,流动而下,形象地表现了自然的活力与清新。
- 不妨频为此山来:表达了诗人对这座山的向往,希望读者也能常来游玩。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山比作擎天的柱子,形象生动。
- 拟人:泉水似乎在飞流,给人以生动的感觉。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大自然的壮丽与清新,表达了诗人对山水的热爱,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天柱峰:象征着高大、伟岸的自然。
- 洞穴:象征神秘与探索。
- 泉水:象征纯洁、流动的生命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施枢的《天柱峰》主要描绘了什么? A. 战争
B. 自然景观
C. 生活琐事
D. 人际关系 -
“擎天一柱”中的“擎天”是什么意思? A. 低矮
B. 高耸
C. 平坦
D. 复杂 -
诗中提到的“泉飞漱寒玉”主要形容什么? A. 河流的宽广
B. 泉水的清澈
C. 山的陡峭
D. 风的轻柔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施枢的《天柱峰》与王维的《鹿柴》都有对自然景观的极致描绘,但施枢更注重山的雄伟,王维则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两者都展现了唐宋时期文人对自然的深刻观察与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山水诗的艺术与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