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西山施肩吾旧居》

时间: 2025-01-19 21:24:41

大志终难起,西峰卧翠堆。

床前倒秋壑,枕上过春雷。

鹤见丹成去,僧闻栗熟来。

荒斋松竹老,鸾鹤自裴回。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过西山施肩吾旧居
大志终难起,西峰卧翠堆。
床前倒秋壑,枕上过春雷。
鹤见丹成去,僧闻栗熟来。
荒斋松竹老,鸾鹤自裴回。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西山旧居的感慨。虽然胸怀大志,但却难以实现,目光所及的西峰被翠绿的山峦覆盖。床前的景色是秋天的山谷,枕上则是春天的雷声。仙鹤看到丹霞而离去,和尚听到栗子成熟而来访。荒废的斋舍中,松竹已然苍老,只有鸾鹤在此来回飞舞。

注释:

  • 大志:指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 终难起:最终难以实现、起步。
  • 秋壑:秋天的山谷,给人一种萧瑟的感觉。
  • 春雷:春天雷声,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 丹成:指丹霞,形容夕阳西下时的景象。
  • 栗熟:栗子成熟,指秋天的丰收。
  • 荒斋:指荒废的斋房。
  • 裴回:徘徊、飞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齐己,字景初,号雪江,唐代诗人。他是著名的僧人,精于诗文,尤其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齐己晚年的时候写成,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感慨与对故居的怀念。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交织,表现了对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诗歌鉴赏:

《过西山施肩吾旧居》是一首情感深邃的山水诗,表现了诗人对故居的怀念以及对人生理想的思考。开头两句“大志终难起,西峰卧翠堆。”直接表明了诗人面对现实的无奈,尽管他心中有着远大的志向,但在西山的静谧中,这些理想似乎显得遥不可及。接下来的“床前倒秋壑,枕上过春雷。”则通过自然景象传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这种对比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过去的追忆。

“鹤见丹成去,僧闻栗熟来。”两句描绘了自然中的生命与变化,仙鹤的离去象征着追求理想的无奈,而和尚的来访则是对生活现实的接受与融入。最后“荒斋松竹老,鸾鹤自裴回。”则通过荒凉的景象表现了诗人的生活状态,松竹的苍老象征着岁月的流逝,鸾鹤的飞舞又为这份孤寂增添了一丝灵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感慨与对人生的思考,既有对理想的追求,又有对现实的无奈,情感丰富而真挚。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大志终难起:作者感慨自己的理想难以实现。
  • 西峰卧翠堆:描写西山的美丽景色,暗示着理想的美好。
  • 床前倒秋壑:秋天的山谷倒影在床前,增强了孤独感。
  • 枕上过春雷:春雷的响起,象征着希望的降临。
  • 鹤见丹成去:仙鹤因看到美好的景象而离去,暗示追求的无果。
  • 僧闻栗熟来:和尚因栗子成熟而来,象征生活的现实。
  • 荒斋松竹老:荒废的居所,岁月的无情。
  • 鸾鹤自裴回:鸾鹤的飞舞,象征着自由与灵动。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西峰卧翠堆”比喻理想的美丽与遥远。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人性,如“鹤见丹成去”。
  • 对仗:如“床前倒秋壑,枕上过春雷”,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展现了诗人的内心挣扎与对过往岁月的怀念,揭示了人生哲学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西峰:象征着理想与追求。
  • 秋壑:表现孤独与沉思。
  • 春雷:象征希望与新生。
  • :代表自由与追求的灵动。
  • 荒斋:象征岁月流逝与生活的寂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西峰”象征什么? A. 理想与追求
    B. 现实生活
    C. 朋友

  2. “床前倒秋壑,枕上过春雷”表现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孤独与思考
    C. 突然的惊喜

  3. 诗人用“鹤见丹成去”表达了什么? A. 对理想的坚持
    B. 对现实的接受
    C. 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诗词对比:

  • 齐己的《过西山施肩吾旧居》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的结合,但齐己更侧重于对理想的无奈和对过往的怀念,而王维则更多地表现出对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