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早发》

时间: 2025-01-14 15:09:32

苍苍汀雾起,何处望高城。

游子晓初发,居人寒未耕。

犬鸣林月落,鱼跃浦风生。

已有先行者,烟中闻棹声。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江上早发
作者: 高启 〔明代〕

苍苍汀雾起,何处望高城。
游子晓初发,居人寒未耕。
犬鸣林月落,鱼跃浦风生。
已有先行者,烟中闻棹声。

白话文翻译:

在苍茫的水边,雾气升腾,远处的高城隐约可见。
游子在清晨刚刚启程,村中的人们仍然感到寒冷,尚未开垦田地。
犬吠声在树林中响起,月光渐渐消退,鱼儿在水面跃动,江边的风也开始轻轻吹拂。
已经有先行的船只出发了,在烟雾中我听到了划桨的声音。

注释:

  • 苍苍:形容景色的辽阔和朦胧。
  • :水边的沙洲或岸边。
  • 高城:指高耸的城楼或城墙,象征着远方的城市。
  • 游子:指离乡在外的人,常带有对故土的思念之情。
  • 寒未耕:说明此时天气寒冷,农人尚未开始春耕。
  • 犬鸣:狗叫声,常用于描绘乡村的宁静和自然的气氛。
  • 棹声:划船时发出的声音,预示着船只的移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启,明代诗人,字季昇,号天池。他是明代初期重要的诗人之一,擅长诗歌创作,尤其以其清新的自然风景描写而著称。他的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
《江上早发》写于作者早晨独自出行时,借景抒情,表达了游子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同时也描绘了水边清晨的宁静与美好。

诗歌鉴赏:

《江上早发》是一首具有浓厚自然气息的诗,描绘了清晨江边的景象,传达出一种游子出发时的感受。诗的开头以“苍苍汀雾起”引入,展现了早晨雾气弥漫的景象,给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感觉。接着,诗人通过“何处望高城”的描写,隐喻了游子对远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渴望。游子在此时启程,正是象征着一种新的开始。

而“居人寒未耕”则反映了乡村的冷清与萧瑟,给人一种对比的感觉,游子已出发,而居住在乡村的人们却还在寒冷中未开始一天的劳作,表现出一种时光的流逝与生活的无奈。

接下来的“犬鸣林月落,鱼跃浦风生”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早晨水边的生机与活力,犬吠声、鱼跃水面,都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律动与和谐。最后一句“已有先行者,烟中闻棹声”,则让人感受到游子并不是孤单一人,已经有其他人开始了他们的旅程,暗示了生活的继续与希望。

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的细致观察,也有对人生、时间和故乡的深刻思考,体现了高启诗歌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苍苍汀雾起”:描绘清晨水边的朦胧景象,渲染出一种神秘感。
  2. “何处望高城”:表达了游子对远方理想生活的向往,隐含着一种思乡情怀。
  3. “游子晓初发”:指游子在清晨出发,象征着新的旅程和希望。
  4. “居人寒未耕”:体现了乡村的冷清,生活的艰辛与无奈。
  5. “犬鸣林月落”:通过声音与景象的结合,展现了清晨的生机。
  6. “鱼跃浦风生”:描绘了自然界的活力与和谐。
  7. “已有先行者”:暗示并不是孤独的旅程,生活在继续。
  8. “烟中闻棹声”:营造出一幅动人的画面,船只在雾中划行,充满诗意。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犬鸣林月落,鱼跃浦风生”,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现象赋予生命,使景物更加生动形象。
  • 象征:高城、游子等意象象征着理想与思乡之情。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江边的早晨景象,表现了游子对远方的渴望与思乡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自然的和谐美好,体现了对生活的希望与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汀雾:象征着清晨的神秘与宁静。
  2. 高城:象征着理想与追求。
  3. 游子:象征着对故乡的思念与人生的探索。
  4. 犬鸣:象征着生活的安宁与乡村的气息。
  5. 棹声:象征着旅程的开始与未来的可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苍苍汀雾起”中“汀”指的是: A. 沙洲
    B. 山脉
    C. 河流
    D. 林地

  2. “游子晓初发”中的“游子”指代的是: A. 农民
    B. 商人
    C. 离乡在外的人
    D. 官员

  3. 诗中提到的“犬鸣”象征着: A. 乡村的繁忙
    B. 生活的安宁
    C. 战争的喧嚣
    D. 诗人的孤独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发白帝城》 李白
  • 《夜泊牛津》 王昌龄

诗词对比

  • 高启的《江上早发》和李白的《早发白帝城》都描绘了早晨出行的情景,但高启更注重自然的描写与内心的感受,而李白则更多地强调了壮丽的山川与人生的豪情。两者相辅相成,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

参考资料:

  • 《明代诗文选》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
  • 《唐诗宋词元曲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