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秀野春晴山行纪物之句》
时间: 2025-01-17 10:30:1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次秀野春晴山行纪物之句
祇凭诗律作生涯,到处山林总是家。
便与清尊卧芳草,不妨皂盖拂残花。
侧闻温诏询耆艾,好趁春风入殿衙。
回首能忘旧猿鹤,一篇聊尔记年华。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我只依靠诗歌的规律来度过一生,四处的山林就是我的家。
我愿意与清酒同卧于芳草之中,不妨让黑色的轿子轻轻拂过残花。
我侧耳倾听温和的诏书在询问长者,想要借助春风入殿堂。
回首往事能忘记旧时的猿鹤,只愿用这一篇诗篇来记录我的年华。
注释
- 祇:只,仅仅。
- 清尊:清酒,指美酒。
- 皂盖:黑色的轿子,指代官员的车轿。
- 温诏:温和的诏书,古代皇帝对大臣的召唤。
- 耆艾:年长者,通常指德高望重的老人。
- 猿鹤:古诗中常用来象征孤独或隐士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朱熹(1130-1200),字守道,号晦庵,晚号白鹿洞主,南宋著名理学家、哲学家、诗人。他在儒学方面的贡献卓著,尤其是对《论语》、《大学》、《中庸》的注解,被后世尊为“朱子”。他的诗风清新,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态度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朱熹逐渐成名之际。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背景下,诗人通过对山水的描写,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清新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朱熹的《次秀野春晴山行纪物之句》是表现山水田园生活的一首佳作。全诗围绕着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政治的淡泊,从而展现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诗的开头便表明了诗人生活的理想:只以诗歌相伴,四处山林皆为家,展现了他对自由与自然的追求。
接着,诗人描述了在芳草之间与清酒共醉的悠闲场景,似乎在表达一种对生活的满足与安逸。而“皂盖拂残花”则暗示了社会的繁华与个人内心的宁静之间的对比,体现了诗人对尘世纷扰的淡漠。
后半部分则转向对政治生活的思考,温诏询问长者,似乎带有一种被迫回归现实的无奈,但又希望顺应春风,走入朝堂,表现出对责任的担当与对理想的追求。最后一句“回首能忘旧猿鹤”,在时间与生活的流转中,诗人能够淡忘过往的孤独与无奈,留下的只是对年华的记录,展现了对生命流逝的感慨与对未来的期许。这种情感的复杂性,使整首诗不仅有着自然的美感,也充满了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祇凭诗律作生涯:诗人以诗为生,将诗歌作为生活的支柱。
- 到处山林总是家:无论身处何地,山林都是他心灵的归宿。
- 便与清尊卧芳草:愿意在芳草中与酒作伴,享受自然的惬意。
- 不妨皂盖拂残花:不在意官轿轻拂过的残花,象征对世俗的淡泊。
- 侧闻温诏询耆艾:听到皇帝的召唤,询问长者的意见。
- 好趁春风入殿衙:希望借助春风之际进入朝廷,表现出对政治的向往。
- 回首能忘旧猿鹤:回顾过去的孤独生活,已能释怀。
- 一篇聊尔记年华:用这篇诗来记录自己的年华,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活比作山林,强调自由与自然的结合。
- 对仗:如“清尊”与“皂盖”,“芳草”与“残花”,形成对比与呼应。
- 拟人:春风被赋予了能够“入殿衙”的能力,体现了诗人的愿望。
主题思想: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生活的淡泊,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在经历了历史的变迁后对生活的感悟与对未来的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林:象征着自由与归属感。
- 芳草:代表自然的美好与生机。
- 皂盖:象征着官场的纷扰与世俗。
- 春风:象征着希望与生机,带来了新的机会。
- 猿鹤:隐喻孤独与隐士生活,表达了对宁静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如何看待官场生活?
- A. 热爱
- B. 淡泊
- C. 无所谓
- D. 反感
-
“回首能忘旧猿鹤”中“猿鹤”指代的是什么?
- A. 朋友
- B. 过去的孤独
- C. 自然
- D. 诗歌
-
诗中提到的“春风”代表什么?
- A. 无聊
- B. 责任
- C. 希望
- D. 忘记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
- 李白的《静夜思》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 朱熹 vs. 王维:两位诗人都热爱自然,但朱熹更注重世俗责任与内心的追求,而王维则更偏向于自然的宁静与心灵的超脱。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朱熹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山水田园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