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白发三首 赵蕃 〔宋代〕
忆昨鬓毛殊未白,斑斑已复见于诗。 天公嫌汝底相耗,故遣齐生不待衰。
白话文翻译:
回想昨日,我的鬓发还未完全变白,斑斑点点已出现在我的诗中。 天公似乎嫌你这样消耗自己,所以让白发齐生,不等衰老来临。
注释:
- 忆昨:回想昨日。
- 鬓毛:指鬓角的头发。
- 殊未:尚未。
- 斑斑:斑点状,这里指白发。
- 天公:指天意或自然规律。
- 嫌汝底相耗:嫌你过度消耗自己。
- 故遣:所以派遣,这里指自然导致。
- 齐生:同时生长,这里指白发同时出现。
- 不待衰:不等衰老来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多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善于通过日常生活细节表达深沉的情感和哲理。这首诗《白发三首》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生命衰老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诗人中年以后,面对自己逐渐变白的鬓发,感慨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衰老,从而抒发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和对天意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昨日的鬓发和今日的白发,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深刻感受。诗中“斑斑已复见于诗”一句,既是对自己诗歌创作的回顾,也是对生命痕迹的记录。后两句“天公嫌汝底相耗,故遣齐生不待衰”,则运用拟人手法,将天意赋予人性,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和天意的无奈接受。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白发的描写,传达了对生命衰老的深刻认识和对天意的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忆昨鬓毛殊未白”,诗人回忆昨日自己的鬓发还未完全变白,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
- 第二句“斑斑已复见于诗”,诗人提到自己的白发已经斑斑点点地出现在诗中,暗示了诗歌记录了生命的痕迹。
- 第三句“天公嫌汝底相耗”,诗人用拟人手法,将天意赋予人性,表达了天意似乎嫌他过度消耗自己。
- 第四句“故遣齐生不待衰”,诗人说天意让白发齐生,不等衰老来临,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无奈接受。
修辞手法:
- 拟人:将天意赋予人性,如“天公嫌汝底相耗”。
- 对比:通过对比昨日的鬓发和今日的白发,强调时光的流逝。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时光流逝和生命衰老的感慨,以及对天意的无奈接受。诗人通过对白发的描写,传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深刻认识和对天意的哲思。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白发、鬓毛、天公。
- 白发:象征衰老和时光的流逝。
- 鬓毛:指鬓角的头发,是衰老的直接体现。
- 天公:象征天意或自然规律,赋予诗中对生命无常的哲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斑斑已复见于诗”一句,指的是什么? A. 诗人的白发 B. 诗人的黑发 C. 诗人的诗作 D. 诗人的回忆
-
诗中“天公嫌汝底相耗”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青春的怀念 B. 对时光流逝和生命衰老的感慨 C. 对天意的赞美 D. 对自然的观察
答案: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这首词也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杜甫《春望》:这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动荡和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词对比:
- 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与赵蕃的《白发三首》都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苏轼的词更多地融入了对梦境的描写,而赵蕃的诗则更直接地表达了对白发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词三百首》:收录了苏轼的词作,可以对比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