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桥仙(烛下看花)》
时间: 2025-01-07 21:29:2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鹊桥仙(烛下看花)
毛滂 〔宋代〕
水精帘外,沈香阑畔,新下红油画幕。
百花何处避芳尘,便独自将春占却。
月华淡淡,夜寒森森,犹把红灯照著。
醉时从醉不归家,贤守定不教冷落。
白话文翻译:
在水晶帘外,香气扑鼻的栏杆旁,新近挂起了红色的油画幕布。
百花又何处去避开这芳香的尘埃,唯有我独自占据着这春天的时光。
月光微弱,夜晚寒冷,我依然把红灯点亮。
醉了的时候,我从醉意中不愿归家,明理的人守着这份情感,定然不让冷落降临。
注释:
字词注释:
- 水精帘:水晶做的帘子,形容美丽的景象。
- 沈香阑:沉香木制的栏杆,带有香气的木头。
- 红油画幕:指用红色油彩绘制的帷幕。
- 芳尘:花瓣飘落的尘埃,暗指春天的芬芳。
- 月华:月光。
- 寒森森:形容夜晚寒冷而清幽。
- 冷落:指情感上的疏远和冷淡。
典故解析: 该诗未直接引用典故,但反映了宋代文人对自然景色及情感的细腻观察,常见于古诗词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毛滂,宋代词人,字子华,号景山,生于南宋时期。他的作品多以细腻、清新见长,喜欢描写生活中的细节和自然景色。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宋朝,正值文人追求闲适与雅致的时代,表达了对自然美与生活情趣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词以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夜的宁静与美丽。开头通过水晶帘和沉香栏杆,营造出一种优雅的氛围,带出一幅美丽的画面。诗人以“百花何处避芳尘”表达了对春天的独占与珍惜,抒发了对爱情的向往与执着。
接着,月光的淡淡和夜晚的寒冷形成鲜明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尽管外在环境冷清,诗人却在红灯的照耀下寻找温暖,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不甘冷落的情感。
最后一句“醉时从醉不归家”,展现了诗人对酒的依赖与对现实的逃避,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无奈与向往。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情感交织,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爱情及生活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水精帘外,沈香阑畔,新下红油画幕。
描绘了一幅优雅的夜景,水晶帘和香气四溢的栏杆让人感受到春夜的美丽。 -
百花何处避芳尘,便独自将春占却。
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珍惜与独占,暗示着诗人的孤独。 -
月华淡淡,夜寒森森,犹把红灯照著。
夜晚的寒冷与月光的微弱形成对比,红灯的光芒象征着温暖与希望。 -
醉时从醉不归家,贤守定不教冷落。
反映了对生活的逃避与对情感的坚守,体现了一种对自由与爱情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水精帘外”形象地描绘出夜晚的美丽环境。
- 对仗:如“醉时从醉不归家,贤守定不教冷落”,形成了和谐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围绕春夜的美丽与个人情感的孤独展开,既有对自然的欣赏,也有对爱情的渴望与坚守,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矛盾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水精帘:象征着美丽、透明的爱情与生活。
- 沈香阑:代表着优雅和温馨的环境。
- 红灯:象征着温暖与希望,照亮了诗人的内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水精帘”主要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A. 夜空的星星
B. 优雅的环境
C. 花园的景色
答案:B -
“醉时从醉不归家”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态度?
A. 对生活的无奈
B. 对酒的喜爱
C. 对爱情的渴望
答案:A -
这首词的主要情感基调是?
A. 悲伤
B. 孤独与热爱
C. 快乐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毛滂的《鹊桥仙》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与情感的细腻,但李清照更侧重于个人的情感体验,而毛滂则更注重于自然景色的描绘与情感的交融。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词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