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作诗不与作文比,以韵成章怕韵虚。
押得韵来如砥柱,动移不得见工夫。
白话文翻译:
作诗不能和写文章相提并论,因为诗的韵律成就了它的形式,而我害怕韵律的虚假。
押好韵就像砥柱一样稳固,稍有动摇就看不出其中的工夫。
注释:
- 作诗:指的是创作诗歌。
- 作文:指的是写散文或其他文体的文章。
- 以韵成章:用韵律来构成诗歌的章法。
- 怕韵虚:害怕诗的韵律不真实或浮夸。
- 押得韵来:指押韵的技巧。
- 砥柱:比喻坚固的支撑物,形容诗的韵律如同稳固的柱子。
- 动移不得见工夫:一旦韵律不稳,就很难显示出创作的技巧和用心。
典故解析:
本诗并没有特别的历史典故,但诗人通过对比作诗与作文,强调了诗歌在韵律上的重要性。这一观点在古代文人中较为普遍,强调了诗歌的音韵之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戴复古,字子和,号复古,南宋时期的诗人,生平不详。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直抒胸臆、言简意赅见长,注重音韵的和谐与意境的深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文化繁荣,诗歌成为文人雅士抒发情感的重要方式。诗人通过此诗表达了对韵律的重视,反映了当时文人对诗歌艺术的追求与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从内容上来看,戴复古明确表达了诗与文的差异与联系。他认为,诗歌的韵律是其灵魂所在,强调了诗歌的音乐性与韵律美。开头两句通过对比的手法,突显了作诗的独特性,表明了诗歌的创作过程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而是要有韵律的支撑,这种支撑使得诗歌具有了更深的艺术性和表现力。接下来的两句则使用了比喻,形象地将韵律比作“砥柱”,强调了韵律的坚固与稳定性,暗示如果韵律不稳,诗的内涵和技巧难以展现出来。这一观点不仅体现了作者对诗歌创作的深刻理解,也反映了他对艺术纯粹性的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思路清晰,既有理论深度,也充满了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敬畏。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作诗不与作文比,以韵成章怕韵虚。”:强调作诗的独立性,指出韵律在诗中的重要性。
- 第二联:“押得韵来如砥柱,动移不得见工夫。”:通过比喻,表达了韵律的稳定性与技巧的重要性。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韵律比作砥柱,生动形象地表达了韵律的坚固。
- 对比:作诗与作文的对比,突出诗歌的独特艺术魅力。
-
主题思想:
- 本诗的中心思想是强调诗歌韵律的重要性,指出韵律不仅是诗的形式,更是诗人创作技巧的体现。
意象分析:
- 韵:象征着诗的音乐性与和谐,表达了创作的严谨与精细。
- 砥柱:象征着稳定与支撑,反映了诗的韵律如同支柱一般不可或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通过什么方式强调了诗与文的不同?
- A. 通过对比
- B. 通过排比
- C. 通过引用
-
诗中“押得韵来如砥柱”的意思是:
- A. 韵律很随意
- B. 韵律稳定如柱
- C. 韵律没有意义
-
此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 A. 反对作诗
- B. 强调韵律的重要性
- C. 赞美散文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比较戴复古此诗与李白《月下独酌》,两者都强调了艺术创作的音乐性,但戴复古更专注于韵律的技巧,而李白则在意境与情感的表达上更为突出,展现了不同风格的诗歌魅力。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 《戴复古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