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虞美人草
作者: 姜夔 〔宋代〕
夜阑浩歌起,玉帐生悲风。
江东可千里,弃妾蓬蒿中。
化石那解语,作草犹可舞。
陌上望骓来,翻愁不相顾。
白话文翻译:
在夜幕降临之际,悠扬的歌声响起,玉制的帐幕中透出一阵悲凉的风。江东的距离可至千里,我却被抛弃在蓬蒿丛中。即使化为石头,也无法言语,做成草也只可轻舞飞扬。路旁我望着骏马归来,却徒增愁苦,相互不再顾及。
注释:
- 夜阑:夜深时分。
- 浩歌:高亢激昂的歌声。
- 玉帐:华丽的帐幕,象征富贵。
- 江东:指长江以东的地区,诗中象征遥远的地方。
- 弃妾:被抛弃的妾侍,表达了孤独和被遗忘的感受。
- 蓬蒿:野草,象征被冷落的状态。
- 化石:比喻无言之物。
- 骓:良马,象征归来的希望。
典故解析:
“江东”常用来指代富饶的地方,历史上与许多英雄人物相关联。诗中表现出一种对失落的渴望和对往昔的追忆,反映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失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姜夔,字白石,号穷睇,南宋时期著名词人,擅长词作,作品清丽脱俗,情感细腻。其词风常表现出对自然景物的细致观察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作者遭遇人生失意之际,表达了他对往昔美好岁月的怀念,以及对现实孤寂的深切感受。
诗歌鉴赏:
《虞美人草》是姜夔的经典之作,融合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描绘,构建了一幅既美丽又悲凉的画面。开篇“夜阑浩歌起”以音乐引入,仿佛将听众带入了一个孤独的夜晚,伴随歌声的悠扬,增添了一种淡淡的忧伤。接着,用“玉帐生悲风”描绘出一种华丽与孤寂并存的场景,表达了内心的哀伤。
“江东可千里,弃妾蓬蒿中”则进一步揭示了被抛弃的痛苦,象征着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失落,而后又以“化石那解语”表达了即使化为无言之物,内心的情感仍难以消解。最后“陌上望骓来,翻愁不相顾”则是对未来的无奈与期待,虽有归来的希望,却感受到彼此间的隔阂和无奈。
整首诗在意象上交织着音乐、自然与个人情感,展现了姜夔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夜阑浩歌起:夜深时,歌声响起,渲染出一种孤寂的氛围。
- 玉帐生悲风:华美的帐幕中,透出一阵悲凉的风,象征着内心的孤独感。
- 江东可千里:遥远的江东,表达了与美好事物的距离感。
- 弃妾蓬蒿中:被抛弃于荒草丛中,暗示被冷落的痛苦。
- 化石那解语:即使化为石头也无法言语,传达出无言的哀伤。
- 作草犹可舞:若作草也只可轻舞,象征着对自由和生命的渴望。
- 陌上望骓来:路旁期待骏马归来,象征着对未来的期待。
- 翻愁不相顾:却又愁苦地发现彼此不再相顾,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内心的情感比作“化石”、“蓬蒿”,增强了情感的表现力。
- 拟人:赋予草以舞蹈的能力,表现出对生命的渴望。
- 对仗:如“夜阑浩歌起,玉帐生悲风”,形式上和谐,内容上对比鲜明。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与丰富的意象,表达了对美好过去的怀念以及对现实孤寂的无奈,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挣扎与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夜阑:象征孤独与沉思的时刻。
- 浩歌:代表情感的宣泄与表达。
- 玉帐:华美与悲凉的对比,象征虚华之下的孤独。
- 江东:遥远的希望与失落的象征。
- 蓬蒿:被遗弃与冷落的象征。
- 骓:希望与归来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夜阑浩歌起”中的“浩歌”是指什么? A. 高亢激昂的歌声
B. 悲伤的歌声
C. 低沉的歌声 -
诗中提到的“化石”象征什么? A. 生命的终结
B. 无法言语的情感
C. 过去的美好 -
“陌上望骓来”中“骓”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植物
B. 一匹良马
C. 一种乐器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如梦令》: 李清照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表现了对爱情的思念与失落,与姜夔的孤独感相呼应。
- 《水调歌头》: 苏轼通过对月的描写展现了对人生的思考,两者都在不同的意象中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词人姜夔研究》